《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采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数据,分析了棉花产量、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株高和第1果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结铃数(r=0.7930**),其次是单铃重(r=0.5177**)和衣分(r=0.4885**)。皮棉产量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整齐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产量与纤维品质的矛盾有待通过新品种选育加以解决。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性状
相关性
区域试验
安徽省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对"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展开了探讨,指出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工作中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认为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加大农机化发展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形势
机遇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
安徽省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蚕桑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影响安徽省蚕桑生产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安徽省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蚕桑生产
现状
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介绍了安徽水产养殖业当前发生的主要病害和渔用药物的科学使用技术,并分析了产生病害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鱼病
发生现状
药物
科学使用
安徽省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8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建立产量系统模型,用系统回归法求出理想产量,并用此模型对安徽省16a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率作出评估。
关键词:
安徽省
气象灾害
粮食损失率
评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区划
模式
安徽省
《农业经济问题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安徽省农户小麦生产住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旱地小麦与稻茬小麦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小麦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小麦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果表明,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单位面积生产资源投入总量相差不大,但综合经济收益示范区高出非示范区30%左右;稻茬小麦生产成本投入高出旱地小麦10%,但综合经济收益却低24%;目前安徽省小麦生产资源投入已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要达到最佳经济收益,单位面积种子用量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
关键词:
小麦
生产资源
资源配置
经济效益
安徽省
《茶业通报
》
2007
摘要:本项针对我国茶叶研究机构建立较早的专业所,其九十年的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进行了史考。供茶学史志研究及茶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茶研所
科研方向
成果实绩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蚕桑病虫防治网络专家资询系统的基本结构、运行、功能特点。总结蚕桑专家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借助网络系统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咨询服务系统,将桑蚕病虫害防治知识展示给用户,以指导蚕桑生产,减少损失。
关键词:
蚕桑
病虫害防治
网络专家咨询系统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