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豆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植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绿豆(Vigna radiata)品种苏绿16-10和潍绿11杂交构建的F2和F3群体发掘调控绿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位点。同时对绿豆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均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的相关性最高,这2个性状在F2和F3群体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和0.914。在F2群体中,共检测到8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其中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产量相关的QTL位点各1个,分别解释11.09%(qNPP3)、17.93%(qNSP3)和14.18%(qYP3)的表型变异;2个与分枝数相关的QTL位点qBMS3和qBMS11,分别解释18.51%和7.06%的表型变异;3个与百粒重相关的QTL位点qHSW3、qHSW7和qHSW10,分别解释5.33%、46.07%和4.24%的表型变异。在F3群体中,qNSP3和qHSW7再次被检测到,表明这2个QTLs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同时,开发了1个与百粒重主效QTLqHSW7紧密连锁的InDel标记R7-13.4,并利用自然群体对该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可为绿豆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打叶复烤在线加酶对上部烟叶醇化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以皖南B3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打叶复烤在线添加复合酶对烟叶醇化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加酶处理后烟叶醇化18个月后的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游离氨基酸和致香成分.结果表明:烟叶经添加复合酶醇化后,香气质提升,香气量增加,甜感增加,余味舒适;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甜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加,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致香成分含量增加;与未加酶醇化相比,感官质量的综合得分提高了2.0分以上,常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甜味氨基酸含量提高26.51%,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提高22.98%,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7.53%;致香成分含量提高5.56%.研究结果可为上部烟叶可用性的提高和打叶复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审计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G区高标准农田审计项目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三农"有着压舱石般的重要意义.以G区高标准农田审计项目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目前高标准农田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助推"三农"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审计力量.
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生物学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的污染状况,2019年4、7、9和11月对该地区几种主养淡水品种养殖尾水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水体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pH、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单项评价,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各监测位点尾水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pH、TN和TP因子均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DO、NH4+-N和CODMn因子存在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尾水未受到pH、TN和TP因子的污染;受DO、NH4+-N和CODMn因子污染的监测位点占比分别为12.5%、25.0%和87.5%。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75%的监测位点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等级。巢湖流域水产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污染较为严重。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养殖尾水 水质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探索设施番茄生产中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施比例,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分别为全量施用化肥(CK)、有机肥替代10%化学氮肥(T1)、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T2)、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T3)、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T4),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番茄株高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而相较于CK处理,T3处理番茄的茎粗和单果数显著增加7.47%和9.40%。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设施番茄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产量大小为T3>T2>T1>CK>T4。与CK相比,T3和T4处理番茄的可溶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8%和8.8%,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提高了10.7%。与CK相比,T2~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7%~18.5%、9.9%~13.0%和25.6%~29.2%。综上所述,适宜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实现设施番茄化肥减施增效。
苏云金杆菌微型颗粒剂对玉米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包括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在内的鳞翅目害虫是安徽省夏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为害最大的一类虫害,为探索其高效绿色的防控技术,分别于心叶初期和心叶末期,施用两种苏云金杆菌G033A和PS3微型颗粒剂,研究其对玉米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心叶保护效果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心叶初期以人工撒施方式,按300、450、600 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1.62%、77.18%和81.54%,PS3微型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5.00%、83.73%和86.91%;G033A微型颗粒剂对玉米心叶保护效果分别为59.42%、68.86%和71.7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65.08%、72.64%和75.50%,持效期均可达14 d。心叶末期以无人机撒施方式,按照1、1.5、2 k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6.90%、81.22%和86.0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81.71%、84.89%和89.20%,药后14d防效均开始下降;挽回产量损失率G033A微型颗粒剂分别为5.17%、7.07%和9.09%,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5.56%、7.47%和9.57%。相对于可湿性粉剂,微型颗粒剂产品持效期更长、防治效果更好;相同剂量处理下,药后7、14 d,PS3微型颗粒剂防效均高于G033A微型颗粒剂。G033A和PS3微型颗粒剂防治玉米鳞翅目害虫较好,可有效挽回产量损失,人工撒施推荐剂量均为300~600 g/667 m~2、无人机撒施推荐剂量均为1~2 kg/667 m~2。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微型颗粒剂 玉米 鳞翅目害虫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