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炭对农药吸附机理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品,农业耕作时,农药不合理使用、农药抗性、环境因素等限制,使得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农药污染会导致土壤功能紊乱,农药暴露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急性、慢性和远期危害。生物炭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因具有高度芳香性、优良吸附性及环境友好性,可用于固定/降解污染物,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污染风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了环境污染物新型阻控材料——生物炭的特性及形成机制,并对农药吸附机理和实现功能化的途径做了简要论述。


两种典型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致香物质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6 CSCD
摘要: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UV-B辐射强度、气温及昼夜温差,模拟我国中部低海拔烟区和西南高海拔烟区的生态因素,研究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香气前体物、致香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高温和适度缺水能促进叶片内含物的分解,类胡萝卜素的田间降解更加彻底,烤后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浓香型风格更加显著。当环境中UV-B辐射较强、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时,烟叶内含物积累较丰富,成熟后香气前体物含量增加,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低,烟叶香型风格表现为中间香。


肉牛棚舍温热环境及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评价
《畜牧与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亚热带双坡隔热棚舍拴系饲养模式下的环境特征和隔热性能,在灵璧测定了肉牛舍的温度、湿度、风速、PM10等指标,计算了棚舍围护结构的总热阻、总衰减度、总延迟时间,并同设计要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夏季牛舍内温度范围23.0℃~29.5℃,考虑了气流影响的体感温度范围为23.3℃~26.8℃,降低了近3℃,气流有利于降温,畜舍满足最大换气量的需求。冬季牛舍内温度范围为-1.3℃~9.7℃,舍内外温差小于1℃。湿度变化范围很大,平均值在55%~85%之间。PM10浓度均低于卫生学标准。牛舍棚顶外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有较大的波动。夏季最高温度可达近60℃,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而棚内表面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小,尤其在棚外温度最高的中午,棚内、外表面的温差可达19℃。冬季最低温度可以降到-12.3℃。而棚内温度最低也只降到-1℃。棚顶冬季总热阻为0.372 m2.k/W,夏季总热阻为0.411 m2.k/W,总衰减度为4.3,总延迟时间为0.2 h。棚顶隔热层降低了棚外向舍内的辐射热,有效的降低了舍内的温度,有利于夏季的防暑降温。


稻飞虱灾变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灾害研究 》 2012
摘要:稻飞虱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发生与为害与大气环流、气温、降水、二氧化碳、海拔、寄主植物、肥料、农药、天敌等气候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因素不仅影响稻飞虱在我国的越冬范围和虫源基数及其分布,还影响不同时期稻飞虱的迁入量和迁入区的分布,同时也通过影响天敌种群消长、土壤的肥力潜能释放、寄主水稻生长状况、杀虫剂药效发挥等方式间接作用于稻飞虱种群。不同世代的季节性迁飞紧密地与稻飞虱临时栖息的环境空间改变相关。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在水稻各生育期,呈交替或同时发生,表现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同步性和垂直生态位上的同域性,各类天敌独自发挥对稻飞虱的自然控制作用。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