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ntrol region(模糊匹配)
31条记录
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5

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省级农科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围绕参谋到位推动站位提高、围绕枢纽畅通推动运行提速、围绕督查有效推动落实提效、围绕保障有力推动服务提质、围绕民生实事抓好服务保障、围绕提升能力抓好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以期为办公室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办公室 管理 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园锈病发生调查及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明确梨锈病在安徽合肥地区的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治梨锈病的有效杀菌剂并确定其防治最适用药间隔期.[方法]以5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通过监测田间梨锈病不同时间点的病斑数并测量每病斑大小,结合天气因素,调查梨锈病的发生情况.再选取11种杀菌剂并制定4种施药间隔期进行田间试验,筛选最佳的药剂以及施药间隔期.[结果]安徽合肥地区梨园叶片从4月上旬开始出现梨锈病病斑,4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旬病情稳定,不再发生新病情;且4月降雨量多是梨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11种杀菌剂对砀山酥梨梨锈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三唑类药剂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优于其他9种药剂,其中农抗120、萎锈灵、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较差.间隔7 d或者间隔14 d施药都可以控制梨锈病发生率.[结论]在安徽合肥地区,选用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分别在4月上旬发病初期和4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分2次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梨锈病.

关键词: 锈病 化学防治 施药间隔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细菌性穿孔病测报及生产防治关键技术

农业灾害研究 2020

摘要:近几年,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地的桃园均有发生,部分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文明确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规范测报及生产防治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者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测报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明代安徽主要农业自然灾害与防控研究

古今农业 2019

摘要:明代安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农业恢复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基于地方志及相关文献所载史料,系统梳理了明代安徽水灾、旱灾、蝗灾三大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及成因,并总结了明代安徽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表明,明代安徽水灾、旱灾、蝗灾发生主要集中在明朝中后期,其中水旱灾以皖北地区发生较重,蝗灾以沿淮和江淮地区发生较重.针对上述农业自然灾害,明王朝主要采取了兴修水利工程、掘挖蝗卵、捕捉蝗虫等农业防控措施,为现代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明代 安徽 农业自然灾害 预防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肉鸭重大疫病的防控

农业灾害研究 2015

摘要:安徽是我国肉鸭主要产区之一。随着肉鸭产业的迅速发展,疫病的防控难度加大。探讨肉鸭的3类重大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特征和综合防控技术,为安徽省肉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肉鸭 疫病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肉用山羊重大疫病的防控技术

农业灾害研究 2015

摘要:安徽是我国主要羊肉产区之一,肉羊的养殖主要以山羊为主。随着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疫病的防控难度加大。探讨羊的3类重大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特征和综合防控技术,为安徽省肉用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肉用山羊 疫病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业灾害研究 2014

摘要:介绍了江淮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如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和麦蜘蛛的识别特征和危害症状,提出防治这些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为减轻江淮地区小麦病虫害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白粉病 锈病 蚜虫 吸浆虫 麦蜘蛛 识别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田杂草的识别和防除探讨

农业灾害研究 2013

摘要:水田杂草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稗草、泽泻、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该文介绍了14种水田杂草的形态特征、习性及危害,并总结了水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技术,旨在为水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水田 杂草 识别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新涉农资金管理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涉农资金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结果,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落地难以因地制宜,往往与地方发展不对路,时效性不强,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项目自上而下分配,造成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地方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自我发展动力不足,涉农资金监管难等。为此建议改革创新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向不发达地区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推动以县为主的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确立农民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行由农村现实中凝练项目、由农民意愿决定项目,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 涉农资金 整合创新 管理 农民主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土壤酸化的成因与防控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12

摘要:土壤酸化是指土壤接受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其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目前我国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南方地区,土壤酸化形势严峻。基于此,介绍了土壤酸化的危害,分析了我国土壤酸化的成因,并对土壤酸化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土壤酸化 成因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