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资源(模糊匹配)
49条记录
安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作为我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这些资源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安徽的茶树资源展现出多样的生态类型、生长习性和产量品质特征,为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鉴于茶树资源的特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茶农的经济收益,深入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的特性与潜力,对于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安徽省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并成功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圃(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遗传育种领域,相关科研团队不断创新育种技术,并对茶树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和测序等,已成功发掘出与茶叶品质、抗逆性等相关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和利用为茶树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满足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需求,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种质资源管理和利用机制创新、茶树重要性状鉴定能力的提升,进而加速特色优异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此外,加强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这将为茶叶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举将积极推动安徽省茶树育种和茶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基因发掘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75份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能够应用于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并筛选出优良表现的核心种质资源,为辣椒品种改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以275份辣椒为研究材料,对42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数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90~2.26,其中叶片长的H’值最高为2.26,其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的变化范围为22.38%~146.09%。以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46.09%,变异幅度为48~290231SHU。27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03~2.81,其中果形有13种分布类型,其频率分布范围为1.87%~31.84%,大多数为灯笼形与羊角形,其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是最高为2.81,表明275份辣椒种质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有189对性状,这表明许多表型性状间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13个主成分累加贡献率为68.62%,代表了辣椒表型性状的主要信息量,说明这13个主成分可反映42个表型性状的基本特征,从特征值和贡献率来看,果横径、单果重、果形、果肩形状、胎座大小,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株幅、分枝性、茎茸毛、叶面茸毛、花冠色、花药颜色、花柱颜色和果色共17个表型性状是引起辣椒种质表型不同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40.0时,275份辣椒种质可聚为5个类群。该研究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及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表型分析 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4

摘要:目的 对栝楼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评价栝楼种质资源,筛选优良栝楼种质资源。方法 以潜山市传文瓜子有限公司种质资源圃的31份栝楼种质和3份皖蒌为研究材料,对其17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 34份栝楼种质在17个农艺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7.40% ~ 64.3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产籽量,最小的是成熟周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4份栝楼种质在平方欧式距离为7.5处时,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867%。综合评价表明,除3份皖蒌外,筛选出11份优良种质。结论 34份栝楼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筛选出11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栝楼种质,可为栝楼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栝楼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早稻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双季早稻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茬口紧张、季节性矛盾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问题突出,生产上急需特早熟的早稻新品种。通过收集和鉴定优异特早熟种质资源,结合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在协调好特早熟和高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和抗性。现已创制一批特早熟早稻新品系,如庐早301、庐早302、南陵早3号、南陵早4号,这些新品系生育期均较对照品种早熟5 d以上,且丰产性、抗病性和米质表现优良。该研究将为双季早稻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

关键词: 水稻 特早熟早稻 种质资源 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播106份藜麦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藜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筛选特异的藜麦资源,对安徽合肥夏季种植的106份藜麦资源的16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106份藜麦资源表现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8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籽粒颜色(1.84)、穗色(1.53)、叶形(1.05)、植株分枝性(1.05)、株形(0.91)、茎色(0.53)、叶面颜色(0.09)、盐泡(0).8个数量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依次为单株产量(42.14%)、单株有效穗数(32.90%)、主穗长(31.71%)、主茎高(27.85%)、株高(25.46%)、茎粗(20.51%)、千粒质量(19.03%)、籽粒直径(5.54%).数量性状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高、茎粗、单株有效穗数、主穗长均存在极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与千粒质量、籽粒直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7.653%.通过聚类分析将106份资源分为7个类群,分析了每个类群的特点.筛选了32份具有突出特点的藜麦资源.结果为藜麦资源的鉴定、筛选、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单株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70年(1953-2022年)

中国棉花 2023

摘要:种质资源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安徽省植棉历史悠久,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选育的漫长过程.贯穿安徽省棉花新品种选育全过程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从艰难起步到繁荣发展,经历了 7 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种质创新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品种引进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丰富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自主选育品种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主要针对育种目标,创制具有丰产、抗病、抗虫、优质、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满足本省棉花生产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品种的需求.种质创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应用,促进了种质创新水平逐渐提升.对安徽省近 70 年(1953-2022 年)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创新 历史 展望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薏苡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安徽种植的优良资源.[方法]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对安徽不同地区收集的8份薏苡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籽粒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份薏苡种质资源的生育期为159~183 d,株高为162.1~234.3 cm,主茎直径在4.45~5.84 mm,主茎叶片数为 10~16,单株有效穗数为 6~14,结实率为 73.21%~94.24%,百粒重为 8.252~27.620 g,籽粒厚度为5.35~8.54 mm,籽粒长宽比为1.23~1.77;株型主要以紧凑型为主;叶色均为浅绿色,苗期叶色主要以深绿色为主;种子有灰色、白色、灰褐色、黑色4种颜色类型.[结论]4号和6号薏苡资源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关键词: 薏苡 种质资源 形态特征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近年,由于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缺少抗锈种质资源,玉米南方锈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机制和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系统论述了玉米南方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与危害、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等情况,探讨了预防和治理南方锈病的措施,以实现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玉米 南方锈病 发病原因 种质资源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质资源移栽越冬技术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中常常有些特殊材料在棉花正常生长季节无法收获种子,需要越冬保存才能发挥这些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为了保存这些特殊的棉花种质资源,需要将其从大田移栽到温室中,使其安全越冬。介绍了一种棉花种质资源移栽越冬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和越冬安全性。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越冬 移栽技术 棉花 修剪 环境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现状与思考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徽省发动广大基层农技人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调查走访等方法,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根据普查信息和征集资源数据,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以及收集资源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变化,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农作物 普查 资源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