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腋芽(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头季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腋芽萌发及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设置保留4.5个、3.5个和2.5个伸长节间的留桩高度,测定不同留桩节位处理下的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含量及再生季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留桩高度下,高节位腋芽生长速度大于低节位腋芽,减少伸长节间数可促进下部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变化显示,不同留桩高度下,腋芽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Tzr)含量自下而上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水杨酸(SA)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生长素(IAA)和异戊烯腺嘌呤(iP)含量变化规律与留桩高度相关,保留2.5个伸长节间,IAA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3.5及4.5个伸长节间,则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2.5及3.5个伸长节间,腋芽iP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4.5个伸长节间,腋芽iP含量表现为低节位腋芽<高节位腋芽;保留较少的留桩节位数可增加低节位腋芽促发相关激素积累,降低生长抑制类激素含量,保留较多的留桩节位数促进上部腋芽萌发,顶端优势明显;保留2.5及3.5个伸长节间可显著提高再生季稻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保留4.5个伸长节间相比,再生季产量分别提高13.37%和9.61%。不同节位腋芽萌发与头季留桩高度密切相关,‘甬优4949’头季收割保留2.5~3.5个伸长节间,有利于下部大穗型腋芽萌发,提升再生季产量。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腋芽 内源激素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腋芽离体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茶树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以‘凫早2号’当年生未木质化的春季健壮新梢为材料,带茎段和叶柄的单个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前用2.0g/LPVP溶液浸泡1h,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起始培养温度和时间对外植体的褐化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腋芽在1/4MS+BA2.0mg/L+IBA0.1mg/L+蔗糖20g/L+琼脂7.5g/L培养基中,10℃下避光培养48h褐变率最低,仅为5.6%;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类型2个因素对降低腋芽褐化没有显著影响,温度对降低腋芽褐化有显著影响;温度因素外植体对褐化影响最大,培养基次之,培养时间最小,说明低起始培养温度是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茶树 腋芽 离体培养 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星茵芋离体花梗腋芽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为建立红星茵芋高效的快繁体系,以红星茵芋花梗为试验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花梗腋芽的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梗腋芽诱导以MS+2,4-D0.3mg/L+IAA0.2mg/L+BA3.0mg/L+KT2.0mg/L培养基最好,诱导率可达91.1%。丛生芽诱导以MS+NAA0.8mg/L+BA3.0mg/L+KT2.0mg/L培养基最佳,继代增殖系数可达8.73。

关键词: 红星茵芋 腋芽 诱导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离体培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促进腋芽生枝的办法对石榴休眠茎段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影响石榴茎段腋芽增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以休眠茎段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中,打破其休眠的GA3适宜浓度为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0mg/LBA+0.2mg/LNAA。

关键词: 石榴 腋芽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