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后弱光对软质小麦籽粒产量与淀粉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花后弱光胁迫对软质小麦籽粒产量、淀粉粒度分布及黏度参数的影响,以软质小麦品种荃麦725和扬麦15为材料,在小麦开花后设置3个弱光处理即S1(遮光10%)、S2(遮光20%)、S3(遮光30%)处理,以自然光照条件为对照,分析花后不同程度弱光条件下软质小麦籽粒产量、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弱光降低了小麦粒重、穗粒数和产量,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使籽粒淀粉含量、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显著减少。花后弱光降低了软质小麦B型淀粉粒(粒径≤10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增加了A型淀粉粒(粒径>10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对A、B型淀粉粒数目百分比无显著影响。在B型淀粉粒中,弱光对粒径0.1~2.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的影响较粒径2.8~10μm的淀粉粒大。在A型淀粉粒中,弱光对粒径>22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的影响大于粒径10~22μm的淀粉粒。弱光导致小麦籽粒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回升值等参数显著下降。花后弱光虽然可增加软质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显著降低籽粒淀粉含量以及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不利于粒重与产量形成;弱光对B型淀粉粒的影响大于A型淀粉粒,会降低B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占比,但可增加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占比,降低淀粉峰值黏度等参数。


氮磷互作对弱筋小麦氮素利用与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氮磷对弱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以宁麦13为材料,在施氮120kg/hm2(N1)、180 kg/hm2(N2)水平下,分别设置3个磷素水平(施P2O5水平为P1:60 kg/hm2,P2:120 kg/hm2,P3:180 kg/hm2),分析氮磷素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使开花期植株单株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转运量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随施磷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积累量先增加后下降,且N2P2和N2P3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弱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显著低于N1水平;增施磷肥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的提高。N1水平下弱筋小麦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高于N2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氮肥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使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施磷影响弱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增施磷肥提高了小麦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降低B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增加了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升值等参数。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施磷量显著提高了弱筋小麦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植株在开花后营养器官与籽粒的即时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进而提高淀粉黏度参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