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秸秆(模糊匹配)
18条记录
秸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概述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

摘要:中国是农业与畜禽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和粪污,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需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使之能够再次为人类所用.本文从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粪污肥料化,能源化、生态化、饲料化阐述秸秆与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关键词: 秸秆 粪污 资源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对淹水设施土壤磷释放动态特征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施土壤在夏季进行淹水时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可以增强灭杀病害并改良土壤的效果,为研究该措施对淹水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模拟淹水试验动态取样5次(第3、7、15、31、63天),探究了施用氰氨化钙(0.5 g·kg-1)或秸秆(10 g·kg-1)以及两者同时施用下淹水设施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不添加外源物质)与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3、7、15天,与对照处理相比,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7%、33.4%和19.0%。与对照和氰氨化钙处理不同,在第3、7、15天,氰氨化钙+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相比于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6.6%、91.5%和99.1%。培养期间,氰氨化钙处理土壤溶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促进磷酸钙沉淀的生成,进而降低了土壤活性磷的浓度。氰氨化钙+秸秆处理尽管增加了土壤溶液的Fe2+浓度,但并未提升土壤溶液磷浓度,反而提高了土壤NaOH-P比例和土壤溶液Ca2+、Mg2+浓度,支持秸秆厌氧分解产生了酸化作用,促进了土壤游离磷酸盐与铁铝氧化物的结合。综上所述,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在改良土壤和灭杀病害的同时,可以有助于降低淹水土壤的磷素流失风险。

关键词: 氰氨化钙 秸秆 淹水土壤 磷释放 设施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关键词: 作物 耕作 秸秆 土壤碳库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关键词: 作物 耕作 秸秆 土壤碳库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些年来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原因,指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并根据我国秸秆资源的产量及分布,概括了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方法,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 综合利用 意义 方法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鸡粪混合原料沼气工程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以淮南鸡粪秸秆混合原料沼气工程为例,重点对该工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各项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较好。工程的实施将大力推进沼气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秸秆 鸡粪 沼气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提高长三角地区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草谷比法,评估长三角地区秸秆的资源量和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0-2014年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稳中上升趋势;秸秆分布地区格局差异显著;作物秸秆产量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的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则比较低,2000-2014年作物秸秆资源量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农作物秸秆主要类型为稻谷、小麦和油菜籽,以稻谷为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秸秆

关键词: 秸秆 草谷比 时空 粮食作物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育秧基质粉碎机设计与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秸秆育秧基质粉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对粉碎刀组和可调粉碎台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基于CATIA对该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刀轴进行有限元分析,用以确定刀轴的结构设计与选材满足工作强度需求。研制了样机,通过对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试验结果显示:小于5cm长度的秸秆粉碎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1.79%、92.52%和93.90%,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机性能良好。

关键词: 秸秆 粉碎 CATIA ANSY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沼气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秸秆沼气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秸秆沼气工程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阐述了针对秸秆特性的沼气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和秸秆沼气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秸秆 沼气 工程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在荸荠农艺栽培中的应用——以庐江县白湖镇荸荠种植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将秸秆应用在荸荠农艺栽培中,为荸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探索新的模式。[方法]铺设水稻、油菜2种秸秆,研究不同秸秆厚度、开沟深度等对土壤养分、荸荠商品率和产量、生长层厚度的影响。[结果]在荸荠栽培过程中引入秸秆,土壤中的N、P、K含量均有提高,还可有效提高荸荠球茎商品率和产量,提升荸荠生长层。[结论]在荸荠栽培过程中引入秸秆,可减轻荸荠在生长过程中深钻的发生几率,为后期的机械化收获带来便捷。

关键词: 荸荠 秸秆 产量 机械化收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