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新新 1 ; 王冰清 1 ; 刘少君 1 ; 马超 1 ; 李军利 1 ; 柴如山 1 ; 熊启中 1 ; 李虹颖 2 ; 郜红建 1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耕作;秸秆;土壤碳库;作物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14 期
页码: 112-11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 2019
[2]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朱鸿杰,闫晓明,何成芳,洪玲,谭外球. 2014
[3]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4]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陈龙潭. 2003
[5]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党修伍,张存岭,纪永民,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陈爱萍,张永芹. 2006
[6]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玥凯,郭自春,张中彬,周虎,洪亮,王永玖,李录久,彭新华. 2019
[7]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轶群,牛富兰,张存岭,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张景华,张芳. 2005
[8]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9]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有机肥适宜替代比例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 2022
[10]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15
[11]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2014
[12]近十年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进展. 马超,王玉宝,邬刚,王泓,汪建飞,朱林,李佳佳,马晓静,柴如山. 2022
[13]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2022
[14]磷石膏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研究. 王洪达,吴伟芬. 1990
[15]酸性黄红壤上施用白云石的作物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 朱宏斌,王允青,武际,王文军,郭熙盛. 2003
[16]作物轮回选择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程堂云,刘文秀,产焰坤,程福如,路曦结,易成新. 2004
[17]应用DBYHY理论探讨秸秆在江淮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张立,夏伦志,张长青,杨普. 2008
[18]秸秆沼气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李布青,葛昕. 2015
[19]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对淹水设施土壤磷释放动态特征的影响. 周岩,靳嘉雯,邬刚,陈硕,丁帅,陈清,崔建宇,张帅. 2023
[20]秸秆养羊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浩,任守文,宣依群,李赛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徽省主要发生水稻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马超;翟勤;张华中;周彤彤;王芳;韩科雷;严丹侃
关键词: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治
-
巢湖流域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氮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价
作者:浦潇;支玉鑫;李虹颖;陆银萍;熊启中;徐刚;叶新新;张卫峰
关键词:水稻;轮作模式;品质;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
-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硫素对稻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魏晓璠;徐博;刘悦;陈绪祥;李虹颖;熊启中;景建元;柴如山;马超;王智;叶新新
关键词:有效磷;水分管理;硫磺;无机磷转化;有机磷
-
不同碳源配施磷石膏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少杰;李虹颖;史梦玲;申昊;刘龙;熊启中;方凌;王艳;景建元;叶新新
关键词: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生物炭;磷石膏;小白菜;品质
-
一株多功能秸秆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条件优化
作者:胡占琴;张默晗;邬刚;刘子昕;曾德胜;丁可欣;马超
关键词:植生拉乌尔菌;秸秆木质素降解;作物促生;作物抗病;条件优化
-
稻虾共作模式下龙虾品种和养殖密度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罗加伟;钱开国;徐博;李虹颖;刘少君;熊启中;李硕;孙瑞波;张朝春;叶新新
关键词:稻虾共作;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养殖密度
-
不同分子量碳源对砂姜黑土磷素有效性和玉米磷吸收的影响
作者:阳琴;徐博;占丰瑞;赵华;李虹颖;熊启中;孙瑞波;李硕;张朝春;叶新新
关键词:碳源;分子量;磷有效性;磷形态;砂姜黑土;玉米;磷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