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NP芯片检测皖南花猪保种群遗传结构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南花猪(Sus scrofa domesticus)是安徽省乃至中国不可或缺的宝贵猪种资源,研究皖南花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对揭示皖南花猪目前的群体状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中芯一号”芯片(Chinese Chip-1 BeadChip)检测32头皖南花猪的全基因组SNP位点,利用PLINK软件进行观察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和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PIC)的计算及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 ROH)的检测,分析皖南花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GCTA软件构建G矩阵,解析皖南花猪群体的亲缘关系;MEGA X软件构建群体进化树,分析皖南花猪群体的家系结构。结果显示,32头皖南花猪共检测到42 662个SNPs位点,满足质控条件的SNP位点有21 317个;群体多态性标记比例(polymorphism marker ratio, PN)为0.500,有效群体含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Ne)为3,群体He为0.348,Ho为0.372,平均亲缘系数为0.11。G矩阵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皖南花猪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ROH片段共有884个,ROH平均长度为(12.35±2.17) Mb,个体ROH平均长度为(341.19±139.58) Mb;基于ROH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139±0.056,保种群的近交程度较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花猪公猪来源于5个血统。综上所述,皖南花猪保种群群体有效含量偏低,遗传多样性中等,近交程度中等,可能含有少量外来血缘。本研究为皖南花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皖南花猪 SNP芯片 遗传结构 亲缘关系 家系结构
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背最长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背最长肌(各3头),测定其肉质性状指标,并提取其RNA,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GO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后皖南花猪3个样本得到的总序列数分别为65 584 126,64 327 738和59 244 502,其中有效序列达到94.4%,94.3%和94.2%;大约克猪3个样本得到的总序列数分别为57 969 134,68 254 168和72 298 142,其中有效序列达到93.8%,93.7%和93.8%。测序饱和度良好,证明测序数据真实可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到3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含94个上调基因,253个下调基因。GO功能显著性富集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与糖酵解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以及与脂肪酸代谢和生长性状、胴体性状相关的信号通路上。【结论】获得了猪背最长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了一些与肉质性状和生长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RNA-seq 皖南花猪 大约克猪 差异表达基因 背最长肌
皖南花猪与大约克猪胴体及肉质性状比较研究
《养猪 》 2015
摘要:为了比较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试验选取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各10头,屠宰后对胴体性状、背最长肌的部分肉质性状和16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方面,皖南花猪的屠宰率、腿臀率、眼肌面积分别低于大约克猪0.91个百分点(P<0.05)、6.62个百分点(P<0.01)、26.2 cm2(P<0.01)。皖南花猪的皮厚、背膘厚分别高于大约克猪5.44 mm(P<0.01)、16.54 mm(P<0.01)。在肉质性状方面,皖南花猪的失水率、水分含量、L、a、b分别低于大约克猪7.32个百分点(P<0.01)、0.24个百分点(P<0.05)、5.43(P<0.05)、1.52(P<0.05)、0.13(P<0.05)。皖南花猪的肌内脂肪高于大约克猪1.51个百分点(P<0.01)。皖南花猪的p H2显著高于大约克猪0.28(P<0.01)。在氨基酸含量方面,皖南花猪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结论:大约克猪在屠宰性能方面优于皖南花猪,皖南花猪在肉质性状方面优于大约克猪。
关键词: 皖南花猪 大约克猪 胴体性状 肌肉品质 氨基酸含量
皖南花公猪性腺生长发育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皖南花公猪性腺生长发育规律表明 ,睾丸重量在出生时为 0 .4 3~ 0 .50 g,2 4 0日龄之后达到92 .33~ 97.75g;附睾重量在 4 5日龄时为 1 .1 2 g,2 4 0日龄达到 34 .50 g;睾丸体积 ( y)随日龄 ( x)的生长可以用模型 y=a+ bx+ cx2 来描述 ,其中 a、 b和 c为模型参数。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重量在出生时分别为0 .2 1、 0 .1 3和 0 .2 6 g,2 4 0日龄后分别达到 8.2 7、 1 82 .0 0和 1 53.83g;副性腺的生长呈现出指数生长模式。公猪性腺的生长发育与血浆中生长激素和睾酮的水平具有明显的正相关。
皖南花母猪生殖系统生长发育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对皖南花母猪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仔猪出生时卵巢的重量为12.5~14.9 mg,卵巢重量呈现指数生长模式,120 日龄后右侧卵巢重量和体积的生长明显快于左侧。仔猪出生时输卵管长度达到2.30 ~2.49 cm ,45日龄为8.3~8.5 cm ,240 日龄达到21.3 ~21 .5 cm ;180 日龄后右侧输卵管外径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左侧。子宫的生长发育与日龄之间的线性相关明显。血浆中GH和T4 激素水平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皖南花猪生长期血浆含氮物的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测定了皖南花猪从出生到360日龄血糖、胆固醇、血液蛋白质以及非蛋白氮等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皖南花猪仔猪在刚出生血浆γ球蛋白含量最高(30.33% ),α1 最低(9.10% );1日龄时快速上升到44.73% ,但在30~60日龄时下降到10.0%左右,之后才缓慢上升并保持在20% ;其他几种球蛋白在仔猪出生后开始下降,以后便保持平稳,只有α1 直到120日龄的最低水平(1.87% ),150日龄恢复到初始水平;A自仔猪出生后保持上升的趋势,在60日龄达到高峰,以后则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去势对这些指标的变化无影响。肌酐含量波动较大,去势猪和后备猪在150~240日龄之间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仔猪从0日龄开始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就逐渐上升,在60日龄分别为8.55和6.60mm ol/L,之后开始下降,并于150日龄之后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笔者还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皖南花猪杂交试验研究
《养猪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4次237头的试验研究结果,二元杂种日增重521.96克,比纯种皖南花351.22克提高170.74克;多元杂种746.86克,又比二元杂种提高224.9克。多元杂种要求改善饲养条件。肉质良好,没有发现PSE肉。
皖南花猪乳头数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皖南花猪总乳头数为14.36个,变异范围为12~18个,以7对、8对居多。乳头数的遗传力为0.1384,属低遗传力性状。乳头数与初生重、20d重、断奶重、4月龄重、体长、体高和胸围诸性状表型相关很小。一般认为,选择对提高乳头数的效果不明显;但对于皖南花猪选择是有效的,改变了乳头数在猪群中的分布。
皖南花猪多元杂交试验研究
《安徽农学院学报 》 1989
摘要:在二元杂交研究基础上,选择其中较好组合大约克×皖南花(大花)和中约克×皖南花猪(中花)杂交一代母猪进一步和汉普夏、苏长(苏白×长白猪)、大长(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公猪作多元杂交试验研究,研究结果:体重20~90千克,平均日增重:汉、中花783.10克,苏长、大花750.46克,大长、中花734.98克,杜、大花710.62克;饲料转化效率全都在3.5以内;瘦肉率在50%以上;其中杜大花胴体瘦肉率达到59.32%,且肉色和大理石纹均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