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灼对石榴果皮蜡质结构和组分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日灼对石榴果皮蜡质结构及其组分的影响,明晰石榴果皮蜡质响应日灼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日灼易感品种红玉石籽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受不同程度日灼影响的果实表面蜡质结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表面蜡质组分及含量。【结果】日灼引起石榴果皮蜡质结构的改变,根据日灼程度不同表现出蜡质层不平整、起砂或片状脱落等现象;石榴果皮中共检测出67种蜡质成分,主要包括超长链脂肪族化合物(26.36μg·cm-2,占总量的74.95%)和萜类化合物(8.81μg·cm-2,占总量的25.05%),超长链脂肪族化合物主要由烷烃、脂肪酸、烯烃、醇类和酯类物质组成。日灼显著提高了石榴果皮蜡质总量,尤其提高了酯类和醇类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萜类物质的含量,并且影响各个蜡质组分的含量。【结论】日灼改变石榴果皮蜡质的结构和组分,石榴果皮通过提高蜡质含量尤其是酯类和醇类含量来响应日灼胁迫。


不同滤光袋对石榴果实日灼及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石榴防日灼果袋,以日灼敏感型品种红玉石籽为材料,研究不同滤光袋对石榴果实日灼指数和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减少果实日灼的发生,果实日灼指数下降 62.42%~100%.套袋对果实品质指标影响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套袋主要影响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籽粒硬度.套红袋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 26.72%,籽粒硬度降低 35.58%,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滴定酸度无显著变化;套绿袋果实的可滴定酸提高5.80%,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7.03%和15.40%,籽粒硬度降低56.30%;套蓝袋可滴定酸提高11.59%,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 9.38%和 23.55%,籽粒硬度降低 16.26%;套白袋的果实可滴定酸降低 17.39%,可溶性固形物和籽粒硬度分别降低 2.89%和 35.63%;套牛皮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 8.70%和11.17%,籽粒硬度降低 38.9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套绿袋和红袋的果实品质最佳,综合不同滤光袋对果实外观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套绿袋果实表面容易形成果锈,套红袋的果实日灼指数下降 91.80%,并且果实表面着色均匀,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籽粒硬度显著下降.因此,红袋是红玉石籽商品化生产的理想果袋.


120份石榴种质果实的抗日灼能力评价及抗日灼指标筛选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石榴种质果实日灼发生情况及其抗日灼能力,进而筛选出反映果实抗日灼能力的生理指标。【方法】调查了120份石榴资源的日灼发生率和日灼指数,并对其进行抗日灼能力评价。对15份具不同抗日灼能力的资源进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并测定果皮日灼面的几种抗氧化物质含量,最后对日灼指数、总抗氧化能力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石榴种质果实的日灼发生率和日灼指数具明显多样性。15份不同资源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灼指数与总抗氧化能力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灼指数与抗坏血酸、总酚、花青素、谷胱甘肽、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日灼指数与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总酚、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与总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最强(p <0.01)。【结论】不同石榴种质果皮的抗日灼能力具有明显的多态性;总抗氧化能力可以反映其抗日灼能力,总酚、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抗氧化能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