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4
摘要:皖饲麦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型饲用大麦新品种。2018—2020年度参加安徽省多点联合鉴定,平均产量达480.64 kg/667 m2,比对照西引二号增产10.42%。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大麦(青稞)(2023)340003。皖饲麦3号为春性多棱皮大麦,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好,生育期187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千粒质量31 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0.31%,淀粉含量632.6 g/kg,β-葡聚糖含量5.01%,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抗倒性强。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省沿淮、江淮地区饲料大麦生产中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以收获青饲草、青贮饲料和籽粒为不同目的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粮草双高
大麦
皖饲麦3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安徽省枣加工品种栽培面积偏大、鲜食品种比例偏少,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引进的北方鲜食枣品种在当地表现也不佳。皖枣3号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选育的鲜食优良枣品种,具早熟、丰产稳产、耐旱等特点,适合该省南北栽培。该文主要介绍了皖枣3号的品种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内容,以为枣农栽培皖枣3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枣3号
品种特性
鲜食
栽培管理
《农技服务
》
2013
摘要: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米质、抗性、适种区域等方面总结了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的品种特性。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徽两优6号
品种特性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2
摘要:皖糯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皖糯系10"做母本,"皖糯系11"为父本育成的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糯3号平均鲜穗单产690kg/667m2,比对照增产6.5%。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子粒黄色、适口性较好、品质较优,适宜在安徽省玉米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皖糯3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和抗性、品种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糯玉米
皖糯3号
选育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皖单8号玉米杂交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自交系皖系46做母本,自交系文黄31413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生育期95~100d。根据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特点。于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皖单8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皖系粗毛兔是国内第一个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该兔体型外貌一致。生长发育正常 ,尤其是前期生长速度较快 ,5月龄体重达 336 0 .5 7g,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81.6 2 %。繁殖性能适中。产毛性能稳定 ,11月龄刀剪毛产量 2 94.2 8g,折年产毛量 1177.12 g,粗毛率 15 .14% ,且毛品质优良 ,采毛方式不限 ,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 ,粗毛分别为 11.49cm、45 .12 μm、2 3.47g和 46 .72 % ,细毛分别为 7.40 cm、14.86μm、4.2 3g和 44 .97%。多年的推广实践表明 :该品系兔适应性强 ,耐粗饲 ,易于饲养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深受广大养兔户的欢迎
关键词:
皖系
长毛兔
品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