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不同剩余采食量皖南黄兔盲肠中微生物菌落多样性
《中国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皖南黄兔个体间剩余采食量水平差异与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体重、年龄相近的110只皖南黄兔仔兔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定个体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根据RFI值选出5只高RFI和5只低RFI皖南黄兔母兔,分别为H组(高RFI值)和L组(低RFI值)。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H组和L组母兔盲肠内容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剩余采食量水平的家兔盲肠菌群组成丰富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菌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L组黄兔盲肠微生物中纺锤链杆属(Fusicatenibacter)、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毛螺菌属(Lachnospira)、草酸杆菌属(Oxalobacter)、肠杆菌属(Intestin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5);Paludicola、Mailhella、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不同RFI水平的皖南黄兔群体盲肠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包括毛螺菌属、纺锤链杆菌属、结肠杆菌等与血脂代谢、血糖调节过程相关的菌群在两组间的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丰度可能是改善家兔饲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盲肠微生物 16S rDNA测序 皖南黄兔 剩余采食量
皖南黄兔剩余采食量与生长性状、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生长期肉兔生长性状、血清生化指标与剩余采食量(RFI)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为RFI选育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选择35日龄公母各半的皖南黄兔断奶仔兔110只,预试期为30 d,于65日龄时进行正式试验。测定初始体重,记录每日饲料投放量及剩余量,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时测量终末体重,计算代谢体重(MBW0.75)、日采食量(ADFI)、饲料转化效率(FCR)及日增重(ADG),测算个体的RFI。对测算出的RFI进行排序,筛选高RFI组(HRFI组)和低RFI组(LRFI组)母兔各6只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RFI水平与ADFI极显著正相关(r=0.565,P<0.01),与初始体重、终末体重、ADG和MBW0.75相关性不显著(P>0.05);HRFI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血清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高于LRFI组(P<0.05);HRFI组的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显著低于LRFI组(P<0.05),RFI水平与GLU(r=0.630)、TG(r=0.620)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UREA)(r=-0.730)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对皖南黄兔RFI性状进行选择不影响其生长性状;血清GLU、TG及UREA含量或许可作为皖南黄兔RFI选育的候选生物指标。
关键词: 皖南黄兔 剩余采食量 生长性状 血清生化指标 相关性
不同季节长毛兔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4
摘要:长毛兔生产受季节变化,特别是夏季受热应激的影响,而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这一变化的潜在指标.文章分析了不同季节(春季、夏季和秋季)和性别(公、母)长毛兔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差异,旨在探明季节对长毛兔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筛选获得热应激相关指标,从而指导长毛兔夏季生产.结果表明,长毛兔公、母兔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夏季降低,秋季回升;公、母兔的肌酸肌酶(CK)水平均为8月初大幅上升,8月中旬显著下降,秋季又回升;公、母兔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8月初均较大幅度上升,公兔8月中旬继续显著上升至秋季恢复正常,而母兔8月中旬即恢复正常.公兔的总蛋白(TP)在8月初无变化,而8月中旬和秋季显著升高(P<0.05),母兔无显著变化(P>0.05);8月初公、母兔的白蛋白(ALB)均小幅下降后逐渐显著上升(P<0.05);公兔的尿素(UREA)水平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母兔秋季UREA水平低于其他季节.公兔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无季节性差异(P>0.05),母兔ALT和AST水平均在8月中旬最低(P<0.05);公兔AST/ALT比值随热应激逐渐上升,8月中旬显著高于春季(P<0.05),秋季恢复,母兔AST/ALT比值8月初即大幅上升,而后基本恢复正常.综上,长毛兔热应激相关的主要变化指标有ALP、ALB、LDH和AST/ALT比值;公兔应激持久,而母兔敏感却恢复较快.
皖南黄兔繁殖性能的选育进展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皖南黄兔的繁殖性能和选育进展.[方法]对系统选育过程中5个世代的胎产仔数、胎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数、3周龄窝重、4周龄断奶仔兔数、4周龄断奶窝重进行测定,并采用BLUP方法评估了胎产活仔数、3周龄窝重和4周龄断奶仔兔数的遗传力和育种值.[结果]通过皖南黄兔连续5个世代的繁殖性能选育,其胎产仔数达到7.34只、胎产活仔数7.23只、初生窝重391.11 g、哺乳数6.98只、3周龄窝重2180.61 g、4周龄断奶仔兔数6.68只、断奶窝重3477.08 g、断奶成活率95.98%;胎产活仔数、3周龄窝重和4周龄断奶仔兔数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其育种值世代平均遗传进展分别为0.0175只、17.91 g和0.0196只.[结论]通过系统选育,皖南黄兔繁殖性能均有提高,且群体整体度好,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皖南黄兔新品种不同世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研究皖南黄兔新品种不同世代的肉用性能特点,选择一、二、三、四、五世代12周龄的皖南黄兔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五世代兔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分别为2437.70、1528.20、1255.03和1395.78 g,较一世代分别显著提高了15.85%、18.91%、18.69%和19.30%(P<0.05);五世代兔的屠宰率、全净膛屠宰率、半净膛屠宰率分别为62.67%、51.47%和57.24%,较一世代分别提高了2.77%、2.63%和3.17%;此外,五世代兔的背肌鲜肉pH45 min值6.73,pH24 h值5.88,背肌熟肉率61.57%.说明皖南黄兔新品种肉用性能好,肉品质优,选育进展良好.
2021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