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黄鳝体内寄生虫调查的初步研究
《凯里学院学报 》 2014
摘要:对长江流域安徽省境内黄鳝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共检出6种寄生蠕虫,其中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高(41.8%),其次是鳗鲡独孤吸虫(3.5%)、大型多钩槽绦虫(3.5%)、胃瘤线虫(3.3%)、锯缘叶形吸虫(1.1%)、幼旋尾线虫(0.8%).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与黄鳝体长相关,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黄鳝体长小于32.5cm时,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低(18.52%);体长在37.5~42.4cm时,新棘衣棘头虫感染率最高(46.61%).新棘衣棘头虫对黄鳝感染率春季最低,秋季感染率最高.黄鳝采集的6个地点寄生虫感染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均有所不同.2种寄生虫共感染黄鳝情况较常见,而3种寄生虫共感染比例较低.
不同生态因子对黄鳝产卵率的影响
《四川动物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5~8月及2013年5~8月,在稻田网箱中设置不同的生态因子,研究了不同密度、雌雄配比、水位、泥土深度、光照时间和栖息物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产卵的影响。试验表明:安徽地区黄鳝产卵大约在6~8月,历时约80 d,并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两次产卵高峰;网箱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卵数增加,当密度大于6尾/m2时,产卵率下降,从性比结构来看,随着性比结构中雌鳝比例的增加产卵数呈现增加的趋势。水位、泥土深度和光照时间均显著影响黄鳝产卵率(P<0.05),栖息物对产卵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泥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水位加深产卵率逐渐降低;在水位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泥土深度的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且水位和泥土深度对黄鳝产卵率有着明显的交互作用;随着光照时间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不遮光组的产卵率最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