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粕饲料化高效利用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摘要:棉花是主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采摘的棉花脱绒处理后,会遗留棉籽,除了少部分优良品种的棉籽得以保留,大部分棉籽成为废弃物。为了进一步实现棉粕的饲料化高效利用,本文阐述了棉粕作为饲料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棉粕脱毒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结果表明,在家禽、家畜和水产动物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发酵棉粕,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其应用朝着多功能化、精细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棉酚脱毒技术目前的3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各有利弊,将其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棉酚含量。
关键词: 棉粕 棉粕饲料化 养殖业日粮 蛋白质饲料 脱毒技术
棉花抗逆性鉴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棉花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布区域广,生产周期长,受生态逆境胁迫影响大。培育和筛选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是减少逆境灾害的主要途径,而研究棉花品种的抗逆性鉴定技术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作物抗逆性鉴定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棉花干旱、渍涝、盐碱、高温热害和低温冻害冷害等5种常发易发非生物逆境(生态逆境)抗逆性鉴定的鉴定时期、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和抗逆性判定级别等,总结了抗逆性鉴定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框架和内容等。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研究基于光谱/高光谱等新技术的快速便捷无损抗逆性鉴定、复合逆境下抗逆性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找出相关抗逆基因并以此来进行抗逆性鉴定等技术。
关键词: 棉花 抗逆性 鉴定技术 标准体系 抗旱性 耐渍涝性 耐盐性 耐冷性 耐热性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关键词: 机采棉种植模式 适应性 棉花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品种
畜禽抗生素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生态毒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加,且随着畜禽粪便扩散到土壤、水体中;植物吸收、积累并转化抗生素,从而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应用及污染现状,详述了近年来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畜禽抗生素对大田作物、蔬菜果树、湿地植物、农田杂草、水生植物及藻类的种子萌发、根、叶的形态和生理代谢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对这些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水的植物修复、粮食蔬菜的生物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畜禽抗生素 植物 植物毒性 生态毒性 氧化应激反应
安徽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 2022
摘要:通过查阅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对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实地考察,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安徽省棉花产业进行了剖析.分析了现阶段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技术瓶颈和未来的调整转型方向.以期为安徽省棉花产业振兴,实现棉花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棉花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棉花;产业现状;产业振兴;安徽
论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两熟制下的棉花生产存在种植模式和棉花栽培技术复杂、棉花生产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化肥农药投入多、植棉效益低等突出问题.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建立并应用了两熟制棉花绿色化(减肥减药)、轻简化(简化管理)、机械化(机械代替人工)栽培技术.本文基于笔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的基本概念、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其技术核心内容是,通过一次性"机播"(机械免耕单粒精量播种代替棉苗移栽,种肥同播,不间苗,不补苗),全程"机管"(通过合理密植和全程株型和熟性调控,免整枝、免人工打顶)和一次性机械收获(通过综合调控建立集中成熟的群体结构),实现省工70%;采用早中熟棉花品种,合理增密,一次性侧深施用专用控释肥、无人机喷施叶面溶肥等技术省肥50%;通过利用抗虫棉品种的抗性,适期晚播缩短棉花生长期,采用食诱、性诱剂及生物农药、杀虫灯、无人机施药等防控病虫害,实现省药40%.与传统技术比,本技术大大减少了棉花生产用工,农业机械对人工的替代率达60%,化肥利用率提高11.2%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减轻了因过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为推进棉花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减肥减药;机播机采;绿色化栽培;机械化栽培;两熟制棉花
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三字经"
《中国棉花 》 2022
摘要:针对传统的两熟制棉花栽培存在的技术复杂、环节多、工序多、用工多、化肥农药用量大、生育期长、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问题,用"三字经"的形式总结了两熟制下棉花全程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理思路、明路线,改模式、换品种,增密度、精直播,减简肥、一次施,全程调、简管理,减农药、简防控,集中熟、一次收,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归纳为"八个一、四个三"技术,即:一改(改模式)、一换(换品种)、一增(增密度)、一播(一次播)、一肥(一次肥)、一收(一次收)、一调(一直调)、一缩(缩周期),三简(简化施肥、简化防控、简化管理)、三减(减少生产环节和用工、减化肥用量、减化学农药用量)、三机(机播、机管、机采)、三提(提高植棉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机械化率);与两熟制育苗移栽植棉相比,棉花生产周期缩短80 d左右,省工70%,机械替代率达60%,减肥50%,减药40%,增效30%.更好地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对助力两熟复种棉花生产向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方式的变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棉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棉花 两熟制 机械化 绿色化 轻简化 机采棉 三字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经验体会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总结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主要有:爱岗敬业、团队稳定和人才培养是保障;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和找准问题是基础;岗站合作、纵横结合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是关键;技术产品化和技术标准化是抓手;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和成果可视化是手段;对接政府和经营主体,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产业竞争力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体会与思考 棉花
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安徽沿江棉区的机采棉最佳施肥量,根据"3414"肥料试验方案,以棉花品种‘中915’为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施肥水平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等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各施肥处理皮棉产量为834.83~1443.35 kg/hm2,较CK增加了37.9%~138.4%,N2P2K2处理(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的皮棉产量最高。棉花单株氮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37.2%~79.4%,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以N2P2K2处理最大。棉花单株磷素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8.1%~53.5%,N1P1K2处理(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120 kg/hm2)最大,N2P2K2处理次之。棉花单株钾累积量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29.9%~97.0%,以N2P2K3处理(N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最大,其次为N2P3K2(N 150 kg/hm2、P2O5112.5 kg/hm2、K2O120 kg/hm2)、N2P2K2。综合来看N2P2K2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最好。结合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推荐在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模式种植可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减量施用,氮肥纯养分施用量为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
关键词: 机采棉 “3414”设计 养分吸收 产量及产量构成 最佳施肥量
无人机在棉田管理中的应用
《农学学报 》 2021
摘要:棉花是国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但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现代植棉业发展缓慢,特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一家一户的棉花种植规模小、效率低。近年来,国内农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农用无人机技术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它为棉花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通过对农用无人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其在棉花病虫草害防控、化学调控、脱叶催熟等田间管理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展望,以期为推动国内棉田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