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施六林(精确检索)
42条记录
不同农艺培肥措施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共3种农艺措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土壤耕层培肥措施.[方法]设置玉米秸秆+生物腐熟菌剂直接还田S1、增施 1500 kg/hm2商品有机肥M1、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氮肥追施比例N30-0、N20-10和N10-20共5个处理,以不实施秸秆还田S0、不施有机肥M0 为对照,构成7个处理,小麦收获期考察产量性状,分析耕层土壤肥力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生物强化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各自的对照相比,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长5.89%、5.62%和7.65%,较农民习惯施肥提升6.45%、3.91%和11.82%;土壤pH升高0.18~0.25,酸化程度减轻;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 16.02%~19.11%、7.37%~15.68%、13.37%~31.21%和 13.35%~14.73%.[结论]实施玉米秸秆+生物菌剂强化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显著提升了砂姜黑土肥力,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厚沃土壤耕作层的目标.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小麦产量 砂姜黑土肥力性状 高标准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稳沉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以淮南市为例分析非稳沉采煤沉陷区的地表沉陷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充分、科学、合理的利用沉陷区受损废弃的水土资源,将生态重构与环境治理修复及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调查分析淮南市土地沉陷与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非稳沉采煤沉陷区生态重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非稳沉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及生态景观的构建模式,力求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与农业发展和生态景观的优化耦合,促进生态功能提升,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示范。

关键词: 非稳沉采煤沉陷区 生态重构 生态破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2015年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资源评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0—2015年)数据,对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粮食作物秸秆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粮食作物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小麦自2012年后成为安徽省秸秆的主要组成;秸秆总量的分布特征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2010—2015年间,全省各市秸秆产量的增长不均衡,北部城市增速较快,阜阳、蚌埠和淮北被列为高速增长区,黄山市秸秆产量增长缓慢,划分为低速增长区。同时,分析不同粮食作物秸秆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玉米和小麦的分布特征相似,呈北高南低趋势,各市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其次为北部,此外,北部亳州和淮北的水稻秸秆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秸秆资源量进行评价,建议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综合利用措施。

关键词: 安徽省 粮食秸秆 秸秆分布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农业经济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产业融合 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农学学报 2018

摘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既有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又是乡村地域文化的载体,挖掘其规律与特征,对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村容风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解读公共空间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变化,以及传统公共空间的布局特点,归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当前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得出当前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的原则,也要继承与运用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将公共空间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采取一定的文化传承措施,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发扬与继承地方传统文化,并对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乡村建设 文化传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单片机的桑蚕养殖智能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

摘要:桑蚕在发育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要求极高,不同生长阶段桑蚕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当桑蚕生长环境出现变化时,若无适当的处置策略,极易使桑蚕感病率增加。为能够精准、快速地对桑蚕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桑蚕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本文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器,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以SHT75为湿度传感器,以BH1750FVI为光照强度传感器,以LCD12864为液晶显示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桑蚕养殖智能实时监控系统。以桑蚕养殖环境参数为研究对象,以Keil C语言开发了系统的工作软件,以JAVA语言设计能够接收并显示测量数据的上位机监控软件。

关键词: 桑蚕养殖 智能化 单片机 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渠道化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受人类的活动影响较大。在中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渠道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推广和应用,引起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笔者采用现场调查、野外实验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的方法,从渠道对其不同距离(远、中、近)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不同类别渠道对水样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同类别渠道对其所在生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渠道所在区域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呈现一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夏高冬低,而有效磷呈无规律性;渠道周边土壤铵态氮含量:中>远≈近;硝态氮为:近<中<远;(2)渠道的形态结构对生物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各渠道动植物种类均呈现特征为:土渠>水泥渠。土渠对生境的影响较小,并且还有较好的"生物廊道"作用,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及能量流动;(3)土渠对农业污染物净化能力明显高于水泥渠,通过对渠道内污染物含量的监测分析,土渠的截留净化效果优于水泥渠。

关键词: 渠道 农业生态系统 土壤养分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育秧基质粉碎机设计与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秸秆育秧基质粉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对粉碎刀组和可调粉碎台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基于CATIA对该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刀轴进行有限元分析,用以确定刀轴的结构设计与选材满足工作强度需求。研制了样机,通过对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试验结果显示:小于5cm长度的秸秆粉碎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1.79%、92.52%和93.90%,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机性能良好。

关键词: 秸秆 粉碎 CATIA ANSY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精细精准、信息化和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利用,这就要求紧跟未来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研发综合技术与方法,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对中国现行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介绍了节水灌溉农艺技术,分析了节水灌溉中主要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探索了未来灌溉技术与相关装备的发展趋势,为节水灌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痕量灌溉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微量水样环境毒理学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环境水样个体水平的毒理学检测成本较高、耗时长,且检测后的水样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通过使用易于培养和观察、个体微小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毛细玻璃管的虹吸原理将线虫暴露于微量的环境水样进行染毒培养,实现微量水样在个体水平的毒理学评价。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检测了暴露组线虫与对照组线虫的生殖腺细胞损伤水平、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量、氧化应激水平、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水平等生物终点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微量环境水样在个体水平的毒理学分析提供一种快速、可行、廉价的评价手段。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微量环境水样 毒理学评价 评价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