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夏加发(精确检索)
作者:李泽福(精确检索)
作者:唐光勇(精确检索)
31条记录
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II优012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摘要: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6.10%.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38d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II优0128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12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 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 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6.10%。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38 d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II优0128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80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早籼807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能力较强的早籼稻新品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7 699.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25%。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814.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1.66%。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感纹枯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四~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08 d左右,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关键词: 早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615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早籼14为母本、Y13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6152007~2009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籼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19.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12%;2009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43.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9.12%。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结论]该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好、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在安徽省双季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关键词: 早稻 早籼615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早籼78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78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早稻品种早籼14为轮回亲本,Gayabyeo为非轮回亲本,通过1次杂交和2次回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7882005~2006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216.50kg/hm2,较对照竹青平均增产6.40%;2007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95.10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3.54%。该品种全生育期105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作双季早稻种植。[结论]早籼788是1个中熟、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的早籼稻新品种。

关键词: 早稻 早籼788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生殖生长期对高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水稻生殖生长期高温热害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政府和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从高温热害的原因、水稻生殖生长期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响应,以及根系在高温热害时的响应等方面,论述了水稻对高温热害的响应,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高温热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生殖生长期 分子机理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籼250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2008

摘要: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籼2503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具有品质优异、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中籼250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6年安徽省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4个理化指标与食味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80.8%。籼稻的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粳稻食味构成因子与长宽比、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几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76.3%。粳稻的外观、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透明度、长宽比和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并对食味与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关键词: 稻米 食味 理化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1%,一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18.0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29%;白叶枯抗性3~5级,稻瘟病抗性5~7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35~140 d,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苗100万~120万/hm2。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15“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提高早籼15的种植效益。[方法]依据早籼15高产,早发性好,分蘖力强,产量潜力高等优点,结合大田生产实际,提出了早籼15"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早籼15采用肥床旱育秧,适当提前播种,苗床播种量以60g/m2最好,秧龄40d最佳,齐苗前保持床土相对含水量70%~80%,培育带3个分蘖以上的大壮苗。移栽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大田株行距13.3cm×20.0cm,栽37.5万穴/hm2,基本苗150万~180万株/hm2。在总施氮量120kg/hm2的条件下,施氮配比以基肥∶分蘖肥∶穗肥=4~5∶3∶3~2较为适宜。[结论]早籼15的"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适期播种,稀播壮秧,化学调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浅水间歇灌溉促控,加强大田病虫害综合防治。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投入产出效率 DE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