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习敏(精确检索)
作者:许有尊(精确检索)
作者:孙雪原(精确检索)
作者:吴文革(精确检索)
作者:周永进(精确检索)
5条记录
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现有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存在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再生季生长期短等导致再生季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以"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氮肥优化管理、干湿交替灌溉、低留桩收割(10~15 cm)"等措施为核心的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与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将再生季生育期延长了 20~30 d,将头季与再生季温光资源的分配率由 7∶3 提高至 6∶4,实现再生稻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协同.

关键词: 再生稻 早熟籼稻 低留桩机收 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穗肥对水稻垩白籽粒灌浆影响及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垩白籽粒灌浆特性与稻米加工品质的关系及氮素穗肥调控效应,以高垩白水稻OM052为材料,设置追施氮素穗肥和不追肥处理,分析其物质生产、灌浆动态特征、加工品质及其对氮素穗肥的响应。结果表明:追施氮素穗肥显著增加了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籽粒灌浆的起始生长势,灌浆启动提早、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0.95 d,但活跃灌浆期缩短0.69 d。未追施氮素穗肥处理的籽粒灌浆启动滞后,灌浆速率小,且在达到最大灌浆速率后下降平缓而灌浆时间延长。追施氮素穗肥条件下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1.46%、2.52%和3.57%,加工品质得以改善。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分别与加工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间和活跃灌浆期与加工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在保障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协同优化籽粒灌浆特征参数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籽粒灌浆 碾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9

摘要: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理效果较好.与风送方式相比,螺旋式侧深施肥效果更好.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侧深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近3年粳稻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制约安徽省粳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进"籼改粳"工作进程,提升安徽省稻米产业的竞争力。安徽省粳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芜湖、蚌埠、滁州等地;粳稻生产以直播为主,机插为辅;所种植的粳稻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7.57%,本省自主选育品种仅占22.43%;近3年粳稻平均单产为7.51 t/hm~2。提出应以沿淮、沿江一带以及江淮东南部为重点区域,以发展中粳和单季晚粳为主体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加快发展粳稻生产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粳稻 品种 栽培方式 产量 发展潜力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旱稻丰产节水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中国稻米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关键词: 杂交旱稻 丰产节水栽培技术 沿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