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皖;杂交;杂交棉;优质;选育
第一完成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该项目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皖棉16号,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其性能指标为:2.5%跨长30.93mm,整齐度50.15,比强度21.35g/tex,马克隆值4.9。F1亩产皮棉93.78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3.92%;F2亩产皮棉95.47公斤,比对照增产8.5%。F2代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00.23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5.2%。
- 相关文献
[1]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产焰坤,潘泽义. 2012
[2]抗虫杂交棉“皖杂344”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文兵,齐苗,李常凤,路曦结,张翼,程福如. 2015
[3]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4]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熊延文. 2015
[5]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6]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的选育与应用. 江建华,党小景,张瑛,王德正. 2023
[7]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梅建虎,王伍梅,章万东,杜士云. 2024
[8]中熟晚粳新品种华粳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康圣好. 2018
[9]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罗志祥. 2013
[10]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皖稻76. 庆瑢. 2004
[11]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3
[12]籼型温敏核不育系Z071S的选育. 张德文,汪婉琳,张伟. 2019
[13]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严企松. 2003
[14]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王元垒,曹苏云. 2007
[15]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张德文,洪军,汪婉琳,张伟,杨前进. 2019
[16]优质中籼稻皖稻77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严企松,韦时遇,曹苏云. 2001
[17]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张德文,杨前进,王士梅,汪婉琳,朱启升. 2009
[18]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 朱启升,杨前进,张德文,董军,王士梅,汪婉琳,冯春. 2007
[19]中籼稻皖稻57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李泽福,严企松,韦时遇,唐光勇. 1996
[20]皖稻85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曹苏云.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短季棉品种皖棉1331S的选育与育种技术创新
作者:何团结;程福如;苏香峰
关键词:短季棉;皖棉1331S;品种选育;春夏轮播;纤维品质;抗病性
-
棉粕饲料化高效利用分析
作者:陈龙;刘小玲;阚画春;王维;郑曙峰;李淑英;陈敏;陈超;徐道青
关键词:棉粕;棉粕饲料化;养殖业日粮;蛋白质饲料;脱毒技术
-
棉花DUS测试指南2022年版与2012年版的比较分析
作者:阚画春;郑曙峰;陈龙;刘小玲;陈敏;王维;李淑英;徐道青;陈超
关键词:棉花;DUS测试;测试指南
-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作者:吴然然;李成;何超波;曹发海;张翼
关键词: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
水稻粒型与垩白性状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作者:崔磊;韩雷锋;王晨;林翠香;甘泉;倪大虎;吴德祥;宋丰顺
关键词:水稻;垩白;粒型;QTL;相关性
-
安徽地区主栽粳(糯)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周燃;甘泉;林翠香;宋丰顺;吴德祥;倪大虎
关键词:粳(糯)稻;遗传多样性;SSR标记;DNA指纹图谱
-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作者: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阚画春;陈敏;李淑英
关键词:机采棉种植模式;适应性;棉花;叶面积指数;产量;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