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秋用家蚕抗BmNPV品种皖丰×润康的育成初报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彦

作者: 张彦 1 ; 秦凤 1 ; 石凉 1 ; 童晓琪 1 ; 黄浩 1 ; 黄德辉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合肥 230061

关键词: 家蚕;品种选育;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强健性

会议名称: 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山东蚕学会

页码: 00000069-00000078

摘要: 以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侵染具有较强耐受力,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选择本课题组育成的强健型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夏秋品种521B、523B,与将抗(BmNPV)病主效基因导入实用品种,完成抗病基因纯合固定的家蚕品种3427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皖丰×润康(521B·523B×3427).BmNPV对新组合正、反交的LC50的数量级分别为1012和1010,比对照品的LC50高出4—6个数量级,该组合对BmNPV的抗性显著增强.该组合通过2年实验室鉴定:四龄起蚕结茧率95.84%、虫蛹统一生命率93.68%,均与秋丰×白玉的97.06%和94.51%相仿;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秋丰×白玉19.26%、24.99%;茧丝长1027.4m,比对照913.6m长113.8m;解舒丝长855.1m,比对照660.7m长194.4m;解舒率82.81%明显高于对照(71.92%);净度95.06分与对照(95.97分)相仿;纤度2.790D.皖丰×润康综合经济性状突出,适合在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

分类号: S882.2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改良及推广方式的总结回顾. 黄德辉,李圣,孙家羿,李庆宝. 2009

[2]2015年国家桑蚕品种试验安徽点实验室鉴定报告. 石凉,黄浩,秦凤,张彦,童晓琪,黄德辉. 2018

[3]家蚕夏秋用日系灰黑蛾品种574和576的育成及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的选配. 黄德辉,吴福泉,石凉,秦凤,肖阳,刘新涛,童晓琪,李庆荣,张彦,黄浩,余建国,李庆宝,张远祥. 2015

[4]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皖珠2号的育成. 刘明辉,张尚志,张彦,徐家萍. 2016

[5]家蚕春期吕品种"681x682"通过审定. 江帅. 2012

[6]安徽省家蚕病原分布及现行品种区域适应性调查研究. 刘明辉,凌琳,张虹,魏国清,林青松,尤征英,徐家萍. 2010

[7]利用Excel软件实现的家蚕饲育卡片系统. 童晓琪,张彦,黄浩,石凉,秦凤,黄德辉. 2019

[8]家蚕春用品种数量性状聚类分析方法. 刘春来,宋学芬,杜经元,孙家羿. 1990

[9]家蚕灰黑蛾夏秋用品种517×518的育成. 孙家羿,李圣,黄德辉,孔琦,郑久坤,李庆宝. 2006

[10]哺乳动物N-糖基化途径中关键酶唾液酸合酶和CMP-唾液酸合成酶基因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 汪泰初,李瑞雪,郭秋红,谭安江. 2011

[11]YAC介导的天蚕丝素基因向家蚕的转移──天蚕丝素基因-YAC克隆在家蚕的表达. 李振刚,周丛照,唐恒立,范久戈. 1997

[12]关于家蚕育种方向与评价标准的探讨. 金衡,黄德辉,李圣,孙家羿,李庆宝,童晓琪. 2010

[13]家蚕天然彩色茧的研制. 范久戈,陶文瑞,范涛. 2004

[14]家蚕暗化型基因(mln)遗传及利用研究. 孙家羿,李圣,黄德辉,汪黑铁. 2006

[15]高剂量60Co-γ了射线辐射家蚕的生物学效应. 代君君,范涛,章玉萍,王储炎,吴传华,刘健. 2012

[16]~(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抗菌肽诱导效应研究. 代君君,范涛,周业奉,魏国清,范后文. 2010

[17]家蚕染色质遗传工程. 李振刚 ,吴秋莺 ,马玉蓉 ,谭石慈 ,周源太 ,吴健,范久戈,陶万珍. 1986

[18]1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李沛明,沈艳,周凤艳,韩云静,高同春,张勇. 2019

[19]家蚕抗菌肽的诱导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范涛,代君君,周业奉,魏国清,范后文,肖林珍,吴传华,王储炎,田善富. 2009

[20]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刘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