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WU Wen-Ming

作者: WU Wen-Ming 1 ; 武文明 2 ; CHEN Hong-Jian 2 ; 陈洪俭 1 ; LI Jin-Cai 1 ; 李金才 2 ; WEI Feng-Zhen 3 ; 魏凤珍; WANG Shi-Ji; 王世济; ZHOU Xiang-Hong; 周向红;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1

3.安徽省五河县龙潭湖示范繁殖农场,安徽五河233300

关键词: 受渍冬小麦;氮肥运筹;叶绿素荧光;籽粒灌浆特性

会议名称: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096-00000106

摘要: 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下降,至成熟期降到最低;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孕穗期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qp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渍水处理孕穗期后第11~20天达到最高峰,NPQ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孕穗期渍水7d后Fv/Fm、Fv/F0和qp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Fv/Fm低1.8%~2.3%,Fv/F0低8.0%~10.9%,ΦPSⅡ则显著低于对照.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N4)处理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部氮肥基施(N1)处理,而Fv/F0、F/Fm和qp显著高于N1和基肥70%+拔节肥30%(N2)处理.叶绿素含量与Fv/Fm、qp和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ETR-PAR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7d小麦生育后期旗叶ETRmaxa和Ek值较对照降低.N4的旗叶ETRmax、α和Ek均高于N1和N2.孕穗期渍水7d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系数高于对照,氮肥的补偿效应较对照明显.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减轻渍水逆境对光合器官的破坏,使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和光化学效率,改善了旗叶光合性能,使灌浆期延长,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从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

分类号: S512.110.62

  • 相关文献

[1]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2024

[2]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吴文革,王鸿燕,张健美,何超波,张玉海,蔡海涛. 2009

[3]沿江地区稻茬小麦氮肥运筹对光合作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张向前,陈欢,李玮. 2016

[4]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5]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朱昌菊,王士梅. 2007

[6]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淮南部稻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孔令聪,叶为发,袁立伦,柴新荣,何毕. 2020

[7]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杨安中,陈周前,张金虎. 2009

[8]氮肥运筹方法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 2008

[9]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陈欢,赵竹,李玮,曹承富. 2019

[10]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曹承富,孔令聪,王瑞,甘斌杰,赵斌. 2001

[11]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叶北朝,郭熙盛,刘春盛. 2005

[12]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允青,汪建来,郭熙盛,武际. 2007

[13]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召文,胡宏祥,李录久,李洁,高杰军,王璇,姚殿立. 2023

[14]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晓东,赵斌,顾江涛,王瑞,季昌好. 2014

[15]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姜涛. 2013

[16]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录久,吴萍萍,耿言安,姚文麒,王家嘉. 2016

[17]氮肥运筹方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戴明伏. 2008

[18]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录久,王家嘉,吴萍萍,黄厚宽,蒋荫锡. 2016

[19]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1

[20]氮肥运筹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时空变异的影响. 姜涛,李玮.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