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GAO Shang

作者: GAO Shang 1 ; 高尚 2 ; LI Shengqun 3 ; 李胜群 4 ; CHEN Gang 5 ;

作者机构: 1.Rice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230031, China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

3.Rice Breeding Farm of Fengtai County, Fengtai, Anhui 231200, China

4.安徽省凤台县水稻原种场,安徽凤台232100

5.Rice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

关键词: 水稻;机插株距;群体结构;作物产量;农艺性状

会议名称: 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60-162

摘要: 以杂交中籼稻徽两优5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机插株距(行距固定为30cm)对其群体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株距为14cm的条件下,徽两优5号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理论产量达到11228.8kg/hm2;群体茎蘖消长表现平稳,无效分蘖减少;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较高,占总干物质量的44.8%;基部节间短而粗,有利于降低徽两优5号在机插条件下的倒伏风险,从而发挥高产潜力.

分类号: S511.044

  • 相关文献

[1]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尚,李胜群,陈刚,张毅,瞿明定,孙雪原. 2015

[2]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YU Youling,余友玲,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5

[3]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I Yalan,季雅岚,吴文革,WU Wenge,SUN Xuyuan,孙雪原,XU Youzun,许有尊. 2019

[4]稻草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许有尊,吴文革. 2017

[5]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WANG bing,王斌,ZHOU Yong-jin,周永进,XU You-zun,许有尊. 2017

[6]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硅肥用量试验研究初报. 陈再高,吴文革,陈刚,汪向东,孙雪原. 2017

[7]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8]干旱胁迫对10个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农艺性状影响. 赵芳明,刘维波,杨正林,凌英华,桑贤春,杨前进,何光华. 2009

[9]国际水稻所水稻品种在安徽的表现. 张效忠,台德卫,王元垒. 2001

[10]基于镉元素的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 吴支行,夏敏,叶寅,杨欣,袁自然. 2023

[11]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 2019

[12]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桂利权,张永利,王烨军. 2020

[13]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陈龙潭. 2003

[14]长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党修伍,张存岭,纪永民,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陈爱萍,张永芹. 2006

[15]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王玥凯,郭自春,张中彬,周虎,洪亮,王永玖,李录久,彭新华. 2019

[16]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轶群,牛富兰,张存岭,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张景华,张芳. 2005

[17]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18]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叶新新,王冰清,刘少君,马超,李军利,柴如山,熊启中,李虹颖,郜红建. 2019

[19]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有机肥适宜替代比例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 2022

[20]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