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基因抗虫棉的得与失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李昌春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抗性水平;棉铃虫;安全控制

会议名称: 安徽省农学会、安徽省作物学会2014年联合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安徽省农学会;安徽省作物学会

页码: 79-81

摘要: 转基因抗虫棉是中国较早获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对棉铃虫的抗性,抗虫棉的研制成功与大规模产业化保障中国棉花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应对日益出现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问题,在推广单基因抗虫棉的同时,为了有效预防棉铃虫等害虫对其产生的抗性,应该对转双价基因甚至多价基因抗虫棉进行研究。将有着不同杀虫机理的基因同时导入棉株,延缓抗性害虫的产生,从而延长转基因抗虫棉的使用年限;同时不同基因的互补作用,增加了抗虫的范围和抗性水平,这样既有效地克服了害虫的抗性问题,延长了转基因抗虫棉的使用年限,又能有效地提高抗虫能力和扩大抗虫范围。进而拓宽抗虫棉生产使用期,为以后的安全应用提供保障。

分类号: S435.622.3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十一五”审定棉花品种综合评述. 徐继萍,吴德祥,彭家成,陈会中,马惠应. 2011

[2]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 朱加保,杨可胜,产焰坤,胡积送,刘方志,郑曙峰,徐道青,江本利. 2005

[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贺邓敏,叶泗洪,王俊奥,徐毅,顾海蓝,吴德祥. 2017

[4]沿江棉区转基因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吴德祥,姚霞林,韩文兵,李淑英. 2003

[5]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间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产焰坤,江本利,郑曙峰,何团结,胡积送,杨可胜,易成新. 2006

[6]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Bt)对烟青虫、棉铃虫的杀虫效果比较. 徐庆丰,章东方,陈锦绣. 2002

[7]昼夜不同温度对2种Bt棉苗期叶片杀虫蛋白表达量和棉铃虫死亡率的影响. 路献勇,李淑英,朱加保,程福如,刘方志,於春. 2015

[8]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表达规律及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研究. 徐丽娜,胡本进,李路,周子燕,胡飞,李昌春. 2015

[9]棉铃虫线粒体cox2基因的克隆、序列及系统学分析. 魏兆军,陈复生,尹姣,张海如,罗建平. 2006

[10]抗虫棉对长江棉区棉田昆虫种群演变的影响. 章东方,陈锦绣,张平,程福如,唐青松. 2001

[11]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程福如,郑曙峰,张军,许新华,王跃群. 2000

[12]烟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的毒力生物测定. 章东方,陈锦绣,徐庆丰. 2001

[13]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朱加保,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许晓斌,马自胜,钱玉霞. 2001

[14]性信息干扰素对棉红铃虫和棉铃虫的控制效果. 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朱加保,刘方志,郑曙峰. 2004

[15]18.1%富锐等药剂对棉铃虫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张爱芳,张光玲,陈宁,王文相. 2001

[16]昼夜温度变化对棉花叶片Bt蛋白表达及抗虫性的影响. 路献勇,李淑英,朱加保,程福如. 2015

[17]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杨可胜,程福如,潘泽义,凌君扬,宋加祥,朱加保,刘方志,郑曙峰,野村裕子,青山勉. 2001

[18]性信息干扰素(AB—ROPEL)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初报. 朱加保,杨可胜,潘泽义,程福如,刘方志,石迪生,许晓斌,钱玉霞,马自胜. 2001

[19]性信息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试验研究. 杨可胜,潘泽义,程福如,刘方志,朱家保,郑曙峰,张协柔,石迪生,许小斌,马自胜. 2001

[20]转Bt基因棉花Bt杀虫蛋白表达规律研究及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徐丽娜,胡本进,李昌春,胡飞,周子燕,李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