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曹承富
作者: 曹承富 1 ; 孔令聪 1 ; 杜世州 1 ; 张耀兰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230031
关键词: 栽培技术;优质小麦;产业化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9-43
摘要: 本文分析、回顾了安徽省小麦栽培研究历史与现状,阐述了优质小麦产业化的意义及栽培技术在小麦产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作物栽培研究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小麦栽培研究的建议。
分类号: S512.1`F326.11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淮北地区优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1999
[2]淮北农区优质小麦氮素运筹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汪建来. 2001
[3]氮肥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 1996
[4]安徽省杂交棉育种进展及产业化. 路曦结,何团结,吴德祥. 2004
[5]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产业化开发. 吴跃进. 2001
[6]安徽省芝麻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桂珍,赵莉,汪强,林勇翔. 2016
[7]提升安徽茶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汪春园. 2005
[8]脱毒甘薯推广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王本超,汪强,陈静娴,聂凡,董铃. 2000
[9]安徽省沿淮区域肉鹅养殖情况调查. 程玉冰,夏伦志,高晶,李英,郭健. 2015
[10]萧县葡萄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研究. 范西然,孙其宝,张长俭,高正辉,邵飞. 2007
[11]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曹淑华,张谋贵. 2002
[12]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及产业化实践. 路曦结,何团结,吴德祥,产焰坤. 2002
[13]有机农业产业化与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对策. 徐秀娟. 2003
[14]提升安徽省芝麻出口创汇能力的分析. 刘泽,孔令聪,汪强,王光宇,胡永年,管叔琪. 2006
[15]创立优质毛豆品牌 推进安徽省毛豆生产产业化. 张丽亚,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磊. 2002
[16]论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与产业化发展. 李海洋,汪留全,胡王. 2002
[17]安徽省水果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孙其宝,仇艺红,俞飞飞,孙俊. 2002
[18]皖棉13号产业化开发的实践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何团结,程福如,路曦结,阚画春. 2001
[19]加入WTO对我省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鲁昭德. 2000
[20]皖杂40棉种产业化开发的经验与成效. 胡积送,杨可胜,产焰坤.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合肥市"粮头食尾"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朱丽君;刘枫琪;张耀兰;张扬
关键词:粮头食尾;产业链;转型升级;SWOT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作者:陈小飞;金文俊;雷伟侠;孔令聪;黄志平;杜祥备
关键词: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
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作者:刘枫琪;朱丽君;张耀兰
关键词:小麦;全产业链;SWOT分析
-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
作者:金文俊;陈小飞;陈金华;韦志;雷伟侠;孔令聪;杜祥备
关键词:稻-油复种;资源配置;气候变化;种植方式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