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路曦结
作者: 路曦结 1 ; 何团结 1 ; 吴德祥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
关键词: 安徽;杂交棉;产业化;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多亲本聚合育种;棉花育种
会议名称: 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棉花学会
页码: 144-147
摘要: 从安徽省棉花研究所育种及产业开发实践出发,分析了安徽省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杂交育种成就、产业化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杂交棉育种发展方向.
分类号: S562.03`F326.12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棉花育种现状及对策. 郭楚祥,徐赛红,汪传安,李淑英,吴德祥. 2005
[2]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3]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性. 吴爽,吴健,唐春华,江建华,王德正. 2018
[4]论转基因技术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 邓永进,徐家萍,张磊,刘震. 2008
[5]转基因技术在家蚕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邓永进,范涛,张景源,张磊. 2007
[6]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产焰坤,潘泽义. 2012
[7]氮、磷、钾对杂交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潘泽义,产焰坤,唐胜,郑曙峰,张绪华,陈恩银. 1998
[8]"皖杂40"(皖棉13号)高产栽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唐胜,郑曙峰. 1999
[9]皖棉13号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路曦结,何团结,阚画春,陈海亮,金秀菊,李正喜. 1999
[10]杂交棉高效制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德祥,韩文兵,张兵. 2007
[11]安徽省发展杂交棉生产的探讨. 路曦结. 1993
[12]杂交棉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何团结,阚画春. 2001
[13]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安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张长青. 2011
[14]安徽省耕地变化态势分析及保护对策. 孙红忠,周春香,韩千红. 2001
[15]安徽农业东向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光宇. 2005
[16]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潘泽义. 2004
[17]安徽省稻曲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以池州为例. 岳伟,伍琼,陈曦,姚卫平,邱坤,陈金华,阮新民. 2020
[18]安徽省蚕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章玉萍,陈明,张丽丽. 2021
[19]安徽省耕地数量时序变化分析预测及对策. 孙红忠. 2000
[20]论安徽茶业如何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廖万有.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短季棉品种皖棉1331S的选育与育种技术创新
作者:何团结;程福如;苏香峰
关键词:短季棉;皖棉1331S;品种选育;春夏轮播;纤维品质;抗病性
-
水稻粒型与垩白性状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作者:崔磊;韩雷锋;王晨;林翠香;甘泉;倪大虎;吴德祥;宋丰顺
关键词:水稻;垩白;粒型;QTL;相关性
-
安徽地区主栽粳(糯)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周燃;甘泉;林翠香;宋丰顺;吴德祥;倪大虎
关键词:粳(糯)稻;遗传多样性;SSR标记;DNA指纹图谱
-
优质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7-163S'特征特性及其基因型解析
作者:张彩娟;周坤能;夏加发;王元垒;云鹏;马廷臣;吴德祥;李泽福
关键词: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7-163S’;特征特性;基因型解析
-
安徽省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70年(1953-2022年)
作者:何团结
关键词: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历史;展望;安徽省
-
棉花种质资源移栽越冬技术
作者:何团结;程福如;苏香峰
关键词:种质资源;越冬;移栽技术;棉花;修剪;环境控制;
-
长江中下游地区粳稻稻瘟病基因型与苗瘟抗性分析
作者:周坤能;张彩娟;夏加发;王元垒;云鹏;马廷臣;吴德祥;李泽福
关键词:粳稻;苗瘟;抗性基因;资源筛选;育种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