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方式和氮肥种类对砂姜黑土氮素迁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超强 1 ; 卢殿君 1 ; 祖朝龙 1 ; 周健民 1 ; 王火焰 1 ; 王世济 1 ;

作者机构: 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氮肥;施用方式;砂姜黑土;迁移扩散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48-2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在砂姜黑土中研究了施肥方式(上层12 cm土混施、土下12 cm点施、土下12 cm条施)和氮肥种类(尿素、磷酸氢二铵)对氮素垂直运移和水平迁移动态的影响。不同施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的90 d内,砂姜黑土中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均呈现土下12 cm点施>土下12 cm条施>上层12 cm土混施的趋势。尿素在土下12 cm点施条件下,土壤NH_4~+-N主要集中在垂直方向6~18 cm土层和水平距离0~7 cm范围内;而NO_3~–-N的分布核心区土层超过21 cm,水平距离大于15 cm;NH_4~+-N和NO_3~–-N核心区浓度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土下12 cm点施90 d后,尿素和磷酸铵的氮素养分在砂姜黑土中的横向移动距离为5~7 cm,垂直方向上养分主要集中在6~18 cm的土层范围;点施90 d时,磷酸铵处理在土下18 cm和水平距离12 cm处无机态氮(NH_4~+-N和NO_3~–-N)含量分别为148.9和77.4 mg/kg,其含量远大于尿素处理(96.3和53.2 mg/kg),而在施肥点两种氮肥处理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差异更大,说明磷酸铵较尿素具有更高的保肥性。研究表明:点施延缓了NH_4~+-N向NO_3~–-N转化速率,提高了肥际养分供应浓度。结合作物生长和需肥特性,预示通过优化施肥位置和氮肥种类,采用一次施肥可以实现90 d持续供应高浓度养分以满足旱地作物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不同区域油菜对氮肥一次性施用方式的响应. 韩上,武际,胡现荣,桑亚松,胡润,胡鹏,郭熙盛. 2018

[2]皖北砂姜黑土氮、磷、钾肥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王道中,闫晓明. 2002

[3]稳定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李敏,刘枫,郭熙盛,武际,黄义德. 2016

[4]稳定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郭熙盛,武际,黄义德,郭肖颖. 2015

[5]氮钾配施对生姜生长和砂姜黑土养分状况的影响. Li Lujiu,李录久,Wang Jiajia,王家嘉,Gao Jiejun. 2012

[6]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He Chuanlong,何传龙,Cao Chengfu,曹承富. 2012

[7]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Wang Dao-zhong,王道中,Guo Zhi-bing. 2012

[8]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肖扬书,武际,曹军,高峰,李学章,牛泉清,杨剑波. 2014

[9]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探讨.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郭高,臧玉琦,罗维光,王俊杰. 2001

[10]砂姜黑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宏观对策. 张习奇,闫晓明,郭高,周来香. 2000

[11]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应用研究. 闫晓明,何传龙,陶龙红,张红,宋学芬. 1996

[12]不同灌水方式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13]小麦施用生物炭下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21

[14]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李录久,柳开瑜,胡永年,杨哲峰,徐志斌,苗春雷,肖凤体. 2001

[15]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刘枫,王允青,刘英. 2003

[16]木霉菌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刘枫,蒋立科,何传龙,王道中,罗曼,梁华军. 2005

[17]氮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效应. 李录久,郭熙盛,陈防,高杰军,陈勇,丁楠,张琳. 2004

[18]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何传龙,刘枫. 2007

[19]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氮肥施用量研究. 何传龙,郭熙盛,王文军,武际. 2007

[20]砂姜黑土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张习奇,闫晓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