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巢湖双桥河底泥疏浚过程中轮虫群落结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卫向东 1 ; 郭匿春 1 ; 丁瑞睿 1 ; 李静 2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双桥河;底泥疏浚;多样性指数;轮虫群落结构;水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与技术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底泥疏浚工程造成的河流水质和水环境变化,该研究对2017-2018年间巢湖流域双桥河底泥疏浚过程中轮虫种类、密度、生物量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双桥河底泥疏浚后,水质显著提高,双桥河的氮(N)、磷(P)营养盐含量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分别降低48.06%和18.18%,轮虫密度在底泥疏浚后有显著的下降,轮虫的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 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从底泥疏浚前的2.64上升到底泥疏浚后3.6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底泥疏浚前的1.55上升到疏浚后的1.62.将轮虫的密度与水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吮吸性轮虫与铵态氮、硝态氮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可溶性磷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掠食性轮虫与温度、铵态氮、硝态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氮、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可溶性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双桥河轮虫相互关系中滤食性轮虫与捕食性轮虫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吮吸性轮虫与掠食性轮虫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了底泥疏浚工程在削减河流N、P营养盐,提升水质的同时,会造成轮虫群落中滤食性轮虫、捕食性轮虫密度上升,掠食性轮虫、吮吸性轮虫密度下降,而不同食性轮虫的密度变化可以作为水质评价和水生态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很好的反映浮游植物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不同食性轮虫密度变化可以标记底泥疏浚工程对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变化.

  • 相关文献

[1]藕鳖共作对水环境和藕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芬,程云生,侯冠军,季索菲,宋光同,李虎,张晔,吴育春,李正荣,朱成骏,李杰,蒋业林. 2021

[2]安徽省东至县油菜-棉花连作棉田杂草发生规律的研究. 李淑英,路献勇,马艳. 2015

[3]中华鳖养殖过程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 宋光同,王芬,徐笑娜,朱成骏,陈祝,李翔,周翔,叶圣陶,蒋业林.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