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感玉米幼苗玉米蚜为害后不同时间的生理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武德功 1 ; 王俊 2 ; 张露雨 2 ; 杜存康 2 ; 杜军利 2 ; 黄伟东 2 ; 易克传 2 ; 余海兵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2.;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3.;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蚜;玉米;抗蚜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93-5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抗、感玉米幼苗在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害后不同时间的生理响应,本试验初步测定了接种蚜虫后不同时间(0 h、24 h、48 h、96 h)感蚜品种蠡玉16和抗蚜品种郑单958三叶期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5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接种蚜虫时间的增加,两个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个玉米品种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蚜虫后24 h时,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到最小值,其中郑单958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小于蠡玉16;在接种蚜虫24 h时,两个品种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其中郑单958的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低于蠡玉16,郑单958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幅度大于蠡玉16;在整个时间段内(0 h、24h、48 h、96 h),感蚜品种蠡玉16对照组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抗蚜品种郑单958对照组。因此,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与抗蚜性呈负相关关系,抗性高的品种下降缓慢,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蚜性呈负相关,含量低的品种抗性较高。在蚜虫为害过程中,两个玉米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两个玉米品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表现不一致,郑单958的PPO活性随玉米蚜刺吸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蠡玉16的PPO活性随刺吸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感蚜品种蠡玉16的SOD、POD、CAT和PAL活性升高率一直低于抗蚜品种郑单958;蠡玉16的PPO活性接种蚜虫前期高于郑单958,到了接种蚜虫后期则低于郑单958。说明SOD、CAT、POD活性升高可能是玉米接种蚜虫前期(0~24 h)抗蚜的主要因素,PPO、PAL活性升高可能是玉米接种蚜虫后期(48~96 h)抗蚜的主要因素。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与棉花间作对蚜虫种群的调控作用. 路献勇,李淑英,朱加保,程福如,刘方志,江本利,於春. 2017

[2]铵饱和沸石—磷灰石释放土壤磷的作用和应用. 李录久,殷雄,张琳,陈勇,李国,吴兰云,谢儒章. 1999

[3]江淮丘陵地区玉米农业抗旱保水剂应用研究. 王允青,何传龙,许浒. 2004

[4]洪涝灾害后玉米受害状况及田间管理对策. 周乐乐. 2020

[5]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王允青,刘英,况晶,郭熙盛. 2005

[6]玉米种子萌发响应淹水胁迫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张玮,阮龙,张欣,左晓龙. 2017

[7]江淮丘陵地区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研究. 王允青. 2010

[8]植物遗传资源对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性. 黄忠祥. 2000

[9]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朱丽君,李布青,施六林,周婷婷,肖文娜,陈志龙,葛昕. 2013

[10]皖北地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克如,刘泽,汪建来,朱卫生,张秋,李璐璐,谢瑞芝,陈现平,张建,薛军,侯鹏,明博,李少昆. 2018

[11]江淮旱地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王世济,陈洪俭,阮龙,武文明. 2013

[12]安徽省玉米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喻健,陆天胜. 2012

[13]玉米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王琳,王伟伟,李录久. 2014

[14]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陈义红,阮龙,王俊,张玮,陈洪俭. 2010

[15]苏云金杆菌微型颗粒剂对玉米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 胡飞,徐婷婷,苏贤岩,胡本进,毕思佳,佟强,徐丽娜,张杰,云慧. 2023

[16]保水缓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郭肖颖,李布青,何传龙,殷雄. 2006

[17]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及纯度的研究. 沈童伟,陆徐忠,刘勋辉,李莉,杨剑波. 2009

[18]玉米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陈娟. 2014

[19]玉米皖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报. 童有才,左晓龙,张会南,刘玉恒. 1996

[20]玉米抗黄曲霉田间高通量鉴定方法构建及应用(英文). 齐耀程,丁舰舟,左晓龙,张玮,钱益亮,任四海,王俊,郭进,阮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