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艺措施对脱毒甘薯原原种的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习奇 1 ; 白善军 2 ; 张先胜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

2.农亢农场种子公司

3.庐江县白山镇农技站

关键词: 脱毒甘薯;原原种;鲁薯7号;产量;生长动态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9 年 05 期

页码: 35-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脱毒甘薯原原种特殊的生长环境,研究了氮肥、栽培密度2因素与脱毒甘薯原原种产量及生长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栽插鲁薯7号快繁试管苗6.75万株,施纯氮15kg,产量可达8692kg/hm2,最大叶面积到达时间较同品种未脱毒甘薯提前5~10d;针对脱毒甘薯营养生长期长,块根膨大期短的特点,提出了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栽插密度以提高甘薯单产的栽培措施。

  • 相关文献

[1]基薯人工种子的研究. 王钰,聂凡. 2002

[2]绿色食品(A级) 脱毒甘薯大田生产技术规程. 任怀富,王朋成,刘小平. 2011

[3]脱毒甘薯推广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王本超,汪强,陈静娴,聂凡,董铃. 2000

[4]水稻原原种扩敏基地在科研开发中的作用. 苏泽胜,张长青. 1997

[5]国家农作物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与管理. 杨普. 2007

[6]秋莴笋生长动态及其生育规律的研究. 刘才宇,桂严,叶瑞芬,杨春香. 2001

[7]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8]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9]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0]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11]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尹必文,吴文革,魏安季,唐淑菊,汪继发,王安文. 2011

[12]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朱昭进,赵莉,何贤芳,王青,汪建来. 2011

[13]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陈烨,郭振华,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周有炎. 2008

[14]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中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段素梅,朱启升,陈周前. 2011

[15]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2000

[16]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17]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8]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根系、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 2016

[19]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吴文革,张强,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09

[20]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蔡海涛,李玮,陈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