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M型杂交大豆新组合HS9816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瓯和 1 ; 张磊 1 ; 黄志平 1 ; 张丽亚 1 ; 胡晨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关键词: M型杂交大豆;株型;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3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181-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采用从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中筛选出的高产优质多抗组合HS9816为材料 ,设置播期、密度、施肥三个因素、12个栽培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表明 :壮秆、抗倒伏、多分枝 ,且有偏长的生殖生长期是杂交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叶面积增长前期快、中期稳、后期回落慢以及适时封行的动态是杂交大豆群体取得高产的主要生理指标 ;在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 ,实施早播、稀植 (15万株 /hm2 )、再增施肥料是每公顷获得子粒产量 375 0kg的关键技术。

  • 相关文献

[1]两优256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尚,陈文彬. 2017

[2]玉米新品种华皖267高产栽培技术. 陈恩银,杨二波,产焰坤. 2015

[3]双季晚稻皖粳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王德正,王守海,袁毅,潘家军,李善英,胡朝中. 2001

[4]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爽,叶四明,冯骏,叶小龙,王德正,王守海. 2014

[5]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 严从生,张其安,马绍鋆,彭观勤,方凌,俞飞飞,王明霞,江海坤,王艳,贾利,金建芳. 2018

[6]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2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汪婉琳,张德文,张伟,杜玉林. 2022

[7]高产杂交大豆'皖杂豆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大刚,黄志平,胡国玉,吴倩,李杰坤. 2023

[8]皖麦55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研究. 赵竹,曹承富,汪建来,孔令聪,赵斌,杜世州,张耀兰. 2008

[9]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2024

[10]甘薯“三段四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罗芸,胡俭. 2002

[11]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 严从生,张其安,马绍鋆,彭观勤,方凌,俞飞飞,王明霞,江海坤,王艳,贾利,金建芳. 2018

[12]不同芝麻品种矮化调控效应研究. 林勇翔,汪强,张子福,赵莉,张祎,张银萍. 2023

[13]高水分利用率棉花株型特征及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郑曙峰,唐胜,徐道青,阚画春. 2005

[14]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吴文革,潘泽义,孙明,杨可胜,陈文彬,产焰坤,陈周前. 2006

[15]沿淮淮北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姚莉,赵冬,周斌,张丽亚. 2014

[16]高产广适抗逆花生新品种花育9510的选育. 苗华荣,胡晓辉,杨伟强,崔凤高,张胜忠,王菲菲,许林英,侯刚,王嵩,陈静. 2023

[17]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梅建虎,王伍梅,章万东,杜士云. 2024

[18]高产桑园的管理技术. 邵星,刘震. 2007

[19]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倪金龙. 2008

[20]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苏泽胜,陈周前,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