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皖北9693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01 年 7 卷 05 期
页码: 32-34
摘要: 小麦新品种皖北 96932系杂交选育而成 ,集高产、矮秆、优质于一体。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产量表现和品质性状 ,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即提高播种质量 ,播期与基本苗的最佳配合途径 ,肥水调控和病虫草害防治等
- 相关文献
[1]中熟高架载培专用型番茄品种:皖粉3号. 张其安. 2001
[2]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皖豆37试验示范及栽培技术. 孙文勤,李杰坤. 2020
[3]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838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陶茂聪,高清德,罗志祥,施伏芝. 2001
[4]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明永,王士梅,卢继武,方吴云,张健,李文晋,刘淼才. 2024
[5]两优256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尚,陈文彬. 2017
[6]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皖油16号的选育. 孙永玲,郭高,李强生,肖桂萍. 2001
[7]弘大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卓越,童有才,王秀梅. 2008
[8]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特征特性及旱直播栽培技术. 张德文,杨安中,张世林,朱启升,杨前进,董军,孟志伟,邵芳荣,冯春. 2007
[9]杂交中籼稻协优759的选育及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12
[10]长杪高粱“新丰218”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 罗芸,胡俭,徐公纯,孙红忠. 2002
[11]中熟晚粳新品种华粳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康圣好. 2018
[12]双季晚粳糯稻新品种皖稻8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吴敬德,吴跃进,郑乐娅,张瑛,童继平,余增亮. 2006
[13]高产抗倒伏大豆皖豆31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丽亚,周斌,杨勇,张磊. 2016
[14]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郑乐娅,吴敬德,余行道,朱学桂,张瑛,童继平,佘德红. 2007
[15]竹舟5号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郑智慧,黄山林,罗彦长. 2001
[16]国审高蛋白高产大豆蒙13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丽亚,周斌,杨勇,叶卫军,张磊. 2019
[17]中粳杂交水稻皖稻88配套栽培技术. 许传万. 2007
[18]杂交中粳新组合Ⅲ优9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张培江. 2003
[19]Ⅲ优98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许传万,黄仲青,吴家道. 2005
[20]两系杂交中籼两优28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爽,叶四明,冯骏,叶小龙,王德正,王守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徽省10-12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冬小麦适宜播期分析
作者:邓骋;赵莉;杨太明;陈金华;包琪;白群升;何贤芳;林勇翔;汪建来
关键词:安徽省;冬小麦;冬前积温;时空变化;适宜播期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作者:陈小飞;金文俊;雷伟侠;孔令聪;黄志平;杜祥备
关键词: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
作者:金文俊;陈小飞;陈金华;韦志;雷伟侠;孔令聪;杜祥备
关键词:稻-油复种;资源配置;气候变化;种植方式
-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与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
作者:周文银;李文阳;李浩杰;张士雅;邵庆勤;朱守晶;汪建来;闫素辉
关键词:小麦;种植密度;淀粉含量;糊化特性;抗倒性能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李杰坤;王路路;赵冬;沈维良;钱振亚;黄志平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