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安徽省冬小麦施肥现状与肥料利用效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敏 1 ; 卜容燕 1 ; 韩上 1 ; 程燚 2 ; 余忠 2 ; 王慧 1 ; 程文龙 1 ; 武际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2.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

关键词: 冬小麦;施肥现状;高产高效;提高途径;安徽省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0 年 31 卷 009 期

页码: 3051-30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冬小麦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合理施肥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安徽省冬小麦施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冬小麦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安徽省冬小麦为对象,于2018年对全省冬小麦主产区1591户农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安徽省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全省冬小麦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安徽省冬小麦产量与氮、磷和钾肥施用的关系,以探索安徽省冬小麦进一步增产增效的主要施肥途径.结果 表明:安徽省冬小麦平均产量为5185kg·hm-2,氮、磷和钾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06、80和78 kg·hm-2.其中旱茬麦氮、磷和钾肥平均施用水平比稻茬麦分别高14、16和3 kg·hm-2.总体上,安徽省冬小麦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Cate-Nelson方法结果表明,全省冬小麦氮、磷、钾肥施用量中,仅有23.8%、21.2%和25.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却获得较高的产量,此时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最高;有26.3%、19.3%和22.5%的施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没有实现高产;有26.2%、29.6%和25.0%的施用量虽然获得了高产,但施用量较高,氮磷钾肥偏生产力较低.这说明安徽省冬小麦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全省冬小麦基肥和追肥机械化比例分别为62.7%和10.0%.虽然氮肥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氮肥作基肥的比例仍然占到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69.0%,应适当降低.此外,在肥料品种选择上存在偏施化肥、不重视有机肥等问题.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甘薯生产及施肥现状调查分析. 王道中,张永春. 2010

[2]安徽省油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武际,郭熙盛,张祥明,王允青,鲁剑巍. 2009

[3]安徽省冬小麦春霜冻害气象指标的研究. 许莹,马晓群,王晓东,杜世州. 2014

[4]安徽省10-12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冬小麦适宜播期分析. 邓骋,赵莉,杨太明,陈金华,包琪,白群升,何贤芳,林勇翔,汪建来. 2025

[5]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2025

[6]茶树光合作用特点及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 赵和涛. 1992

[7]安徽省水稻施肥现状及技术需求. 王家宝,程燚,胡荣根,余忠,袁嫚嫚,邬刚,耿维,孙义祥. 2021

[8]安徽省菊花主栽区域施肥现状调查. 井玉丹,汪霄,裴欢,董玲,李卫文,王家嘉. 2023

[9]峨溪河渔业开发利用的研究报告. 宋在田,龚家仁,徐克仁,洪斌,肖成宏. 1993

[10]加速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管叔琪. 2009

[11]安徽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黄义德,杨惠成,陈周前,吴文革,武立权. 2007

[12]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13]安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对策. ^A朱鸿杰^B1%^A何金柱^B2%^A苗青松^B3. 2005

[14]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郑曙峰. 2004

[15]安徽省双季稻生产现状及研究展望. 唐杉,王允青,万水霞,吴文革,胡润,张智. 2017

[16]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XI Min,习敏,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7

[17]安徽水稻及稻作技术. 吴文革,陈刚,习敏,许有尊,杨惠成,孙雪原,周永进. 2017

[18]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XU Xiu-juan,徐秀娟. 2017

[19]农业与农业科学技术. 程剑,崔凯. 2000

[20]农业微观经营与外部生成环境. 崔凯.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