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新品种皖茶4号与皖茶5号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文杰 1 ; 鲍新民 2 ; 方吴云 2 ; 吴琼 2 ; 雷攀登 2 ; 耿其明 2 ; 朱秀平 2 ; 刘丹丹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局;

关键词: 皖茶4号;皖茶5号;选育试验;生育期;产量

期刊名称: 茶业通报

ISSN: 1006-576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2-36

摘要: 2011~2016年以祁门县自选新品系为基础,开展茶树新品种选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皖茶4号(品系3),发芽期比对照福鼎大白茶早6~7天;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20.7%,与舒茶早相当;适制名优绿茶,红绿茶兼制;抗低温能力比福鼎大白茶高1级,越冬抗寒及抗病性较强。皖茶5号(品系5),发芽期比对照福鼎大白茶迟7~8天;产量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1.8%;感官品质突出,有较明显品种香,制成的绿茶样与红茶样中都拥有品种的特征香型。红绿茶兼制;抗低温能力比福鼎大白茶高2级,无早春寒冻危害,越冬抗寒与抗病能力强。

  • 相关文献

[1]茶树新品种皖茶6号与皖茶7号选育研究. 王文杰,程孝明,吴琼,汪升毅,方吴云,李健,桂南阳,阮旭. 2018

[2]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研究. 阮旭,吴琼,刘丹丹,沈季雪,徐亦鼎,王文杰,吴玉清,鲍新民. 2018

[3]“九五”安徽省水稻中粳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白一松,杨联松. 2002

[4]不同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鲜食型甘薯皖薯5号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夏家平,杜祥备,韩杨,刘小平. 2018

[5]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性状鉴定评析. 王文杰. 2001

[6]肥饲兼用型绿豆品种的引种栽培与评价. 邹长明,王允青,刘英,张晓红,唐杉. 2014

[7]适宜在安徽推广种植的田菁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晓红,邹长明,王允青,刘英,肖明松. 2015

[8]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09

[9]高光合效率小豆筛选与营养价值评价. 邹长明,王允青,曹卫东,张晓红,刘英,杨杰,唐杉. 2015

[10]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张林,周登峰,武文明,彭晨,季学勤,杨太明,王世济. 2023

[11]小麦不同生育期抗寒性研究. 曹文昕,万映秀,赵斌,赵莉,何贤芳,张平治. 2009

[12]不同生育期淹涝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影响. 马廷臣,李泽福,夏加发,王元垒,赵宝. 2010

[13]油菜同品种不同生育期耐菌核病性差异的初步研究. 胡宝成,S. R. Rimmer. 1991

[14]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研究. 唐经祥,徐经年,孙敬权,任四海. 2018

[15]利用基于条件表型值的关联分析发掘粳稻生育期和单株有效穗数有利等位变异. 江建华,陈兰,刘强明,赫英俊,洪德林. 2012

[16]杂交油菜秦油2号不同生育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王荣富,宋国良,孙永玲,郭高,赵颖南. 1993

[17]油菜田害虫调查及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胡本进,张海珊,李昌春,章东方,侯树敏,石立,顾江涛,周子燕. 2010

[18]不同生育期燕麦干草脂肪酸成分分析. 郑鸿丹,徐智明,李志强. 2015

[19]多环境下水稻穗粒数相关性状稳定位点的发掘. 江建华,吴爽,胡长敏,景春雨,王德正. 2018

[20]20个苜蓿品种不同生育期脂肪酸组成分析. 郑鸿丹,徐智明,李志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