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巢湖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本丽 1 ; 陈贵生 2 ; 赵慧敏 2 ; 王晓健 2 ; 黄龙 2 ; 陈静 2 ; 何吉祥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巢湖市水产局;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杜集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巢湖市水产局;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杜集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巢湖市水产局;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杜集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土壤肥力;产量;生态效益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96-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监测巢湖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生产前后稻田土壤肥力的变化,2016年度在巢湖周边设置2个监测区域,分别在水稻种植前、营养生长期和收割后3次采集稻田土壤样本,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等肥力指标;并结合水稻和小龙虾产量及施肥投喂管理,比较了常规单作稻田和稻虾共作模式稻田土壤肥力变化及生产效益。结果显示,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均高于常规单作稻田,可增产2%~3%;正常投喂时,共作模式可收获小龙虾1 200 kg·hm~(-2)以上。水稻生产后,A区稻虾共作模式田的肥力水平普遍高于单作稻田,B区域稻虾共作模式田土壤有机质、全磷、阳离子交换量水平高于单作稻田(P<0.05),其余肥力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稻虾共作模式更有助于保持监测区域稻田土壤肥力。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钙对水稻专用肥增产效应的影响. 孙义祥,袁嫚嫚,邬刚. 2014

[2]皖南红黄壤地区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朱宏斌,王文军. 2006

[3]机采茶园有机替代技术对土壤肥力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孙宇龙,张永利,王烨军,苏有健,罗毅,廖珺,廖万有. 2019

[4]土壤基础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曹承富,汪建来,赵斌,赵竹. 2005

[5]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陈刚,徐汝民,张丽娟. 2015

[6]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2025

[7]江北产业集中区苗木产业示范园规划实施方案探析. 唐菲,丁增成,施六林,任杰,金笑龙,刘祚军,史丹. 2013

[8]桑树的经济价值及其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王钰婷,李瑞雪,夏家凤,汪泰初. 2017

[9]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农业技术水平度量及效益分析. 黄晓澜,程为国. 1991

[10]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 陈志豪,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陶敬,陆钰. 2016

[11]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12]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13]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4]“稻改茶”土壤理化性状与改良技术研究. 王宏树,廖万有,罗仲兴,苏有健,康启兵. 2009

[15]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ZHOU Yongjin,周永进,WU Wenge,吴文革,XU Youzun,许有尊. 2017

[16]旱地作物间作绿肥研究进展.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罗毅,廖珺,吴卫国. 2017

[17]农田钾素肥力状况与油菜施钾效应研究. 刘英,王允青,况晶. 2003

[18]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秀东,陈晓芳,袁自然,叶寅. 2022

[19]合肥地区大棚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戴后升,夏世祥. 2006

[20]连作油菜田土壤营养条件的初步分析. 郭高,孙永玲,李强生,陈凤祥,张曼琳,肖桂萍.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