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禹 1 ; 占新春 1 ; 程从新 2 ; 钱宝云 1 ; 郑乐娅 1 ; 张培江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安徽省;粳稻;育种;发展对策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26-28,32
摘要: 通过分析安徽省近10年粳稻生产情况以及审定推广的粳稻品种在区试中的产量、米质和抗性表现,指出安徽粳稻在生产推广和育种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加强选育适合安徽肥力水平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粳稻新品种,同时要加大对粳稻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合理布局粳稻生产功能区、树立安徽粳米品牌,以提升安徽粳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习敏,吴文革,陈刚,许有尊,杨惠成,周永进,孙雪原. 2018
[2]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Ⅰ)——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研究. 李成荃,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2002
[3]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李东平,金勤勤,余庆来,徐磊. 2016
[4]安徽省杂交粳稻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罗彦长,张培江,吴爽,杜士云,许传万. 2005
[5]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杜祥备,秦军红,刘小平,夏家平,韩杨. 2018
[6]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正荣. 2017
[7]安徽省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李正荣. 2015
[8]安徽省芝麻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桂珍,赵莉,汪强,林勇翔. 2016
[9]安徽省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胜,江喜春,程广龙,杨永新,赵辉玲. 2010
[10]安徽蚕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德辉,孙家羿,王磊,漆学文,李圣. 2008
[11]安徽省家禽产业经济发展探讨. 程玉冰,夏伦志. 2014
[12]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李正荣. 2015
[13]创立优质毛豆品牌 推进安徽省毛豆生产产业化. 张丽亚,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磊. 2002
[14]加快推进安徽省现代种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李东平,余庆来,李成,徐磊,王庆. 2021
[15]安徽省杂交籼稻30年的育种和生产发展进展. 李成荃,杨惠成,王守海,罗彦长. 2006
[16]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黄德辉,童晓琪,秦凤,张彦,石凉,黄浩. 2016
[17]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郑曙峰. 2004
[18]加速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管叔琪. 2009
[19]安徽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黄义德,杨惠成,陈周前,吴文革,武立权. 2007
[20]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安徽沿淮地区
-
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关键词:农业;作物;水稻;稻米品质;温度;评价模型
-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钱宝云;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泉糯66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占新春;王元垒;夏加发;罗志祥
关键词:投影寻踪;稻米;综合品质;关键影响因子
-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阮新民;陈曦;岳伟;占新春;从夕汉;杜弘杨;施伏芝;吴德祥;罗志祥
关键词:水稻;播期;稻麦系统;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利用效率
-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作者: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梅德勇;张培江
关键词:优质长粒籼稻;播期;收获期;储存期;整精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