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闲期降水对黄土旱塬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全九 1 ; 柴晶 2 ; 王翔翔 3 ;

作者机构: 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水分;降水量;肥;冬小麦;补给系数;耗水量;水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5 年 24 期

页码: 82-8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土旱塬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分析夏闲期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对于发展田间水分管理措施和补充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夏闲期降水对土壤水分补给量以及对翌年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对夏闲期土壤水分补给有显著的影响(P<0.05)。收获期土壤水分亏缺度在43.68%~52.63%之间时土壤水分的补给系数较高(51.84%~67.42%),且二者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翌年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贡献率、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均与土壤水分补给系数呈幂函数关系,且在土壤水分补给系数为25%~40%时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达到最大值。研究可为旱塬农田水分管理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阶段性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严韬,朱国良,葛非凡,蒋跃林,李威,吴文革. 2019

[2]灌溉方式对草莓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钱小琴,聂凡,蔡永萍,盛新颖,聂敬全,洪萨丽. 2009

[3]栽培方式对“绿旱1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产成本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陈周前,焦立新,付光玺. 2009

[4]灌水量和时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5]高水分利用率棉花株型特征及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郑曙峰,唐胜,徐道青,阚画春. 2005

[6]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杨彩玲,刘立龙,CHUNG Nghiem Tien,秦华东,赵泉,陈德威,徐世宏,黄敏,江立庚. 2016

[7]行向与行距对烟田水、温和光照条件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张林,祖朝龙,解莹莹,徐经年,刘碧荣,季学军,程昌合,沈嘉. 2013

[8]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李录久,吴萍萍,蒋友坤,王家嘉,吕艳秋. 2017

[9]自然降水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赵竹,乔玉强,李玮,陈欢,杜世州,张向前,曹承富. 2014

[10]江淮丘陵地区玉米农业抗旱保水剂应用研究. 王允青,何传龙,许浒. 2004

[11]安徽沿淮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冬小麦精准播期研究. 杨书运,严平,钱坤,江波,张鑫童. 2012

[12]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武文明,李金才,陈洪俭,魏凤珍,王世济. 2011

[13]氮密互作对淮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冠层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黄波,张妍,孙建强,陈翔,张林,朱玉磊,刘惠惠,魏凤珍,宋有洪,李金才. 2019

[14]基于星载SAR的冬小麦估产模型比较分析. 陈磊,范伟,陈娟,荀尚培,何彬方,张宏群,任竹. 2015

[15]新型专用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刘倩倩,陈欢,张存岭,乔玉强,陈天河,徐汝民,唐俊,曹承富. 2019

[16]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曹承富. 2014

[17]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2015

[18]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19]星载SAR在涡阳县冬小麦测产中的应用. 范伟,荀尚培,杨元建,何彬方,张宏群,吴必文,高锷,孙喜波,陈磊. 2013

[20]低温冷害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杜世州,乔玉强,李玮,陈欢,赵竹,张向前,曹承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