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皖杂40F_1的丰产性、稳定性及其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路曦结 1 ; 陈海亮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2.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246003,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246003

关键词: 皖杂40F_1;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棉花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6 年 03 期

页码: 225-227

摘要: 对皖杂40F1在1994年安徽省杂交棉常规棉品种比较(擂台赛)试验中所表现的丰产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该组合F1丰产性好,条件适宜增产潜力较大,稳定性、适应性尚可,在安徽省江淮及淮北棉区增产幅度大于沿江棉区,经灰色加权关联度评定.其综合经济性状(包括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早熟性)在现最好,值得在安徽省棉区进一步扩大试种和发展。

  • 相关文献

[1]江淮杂交中籼适宜品种试验研究初报. 赵磊,胡燕,吴文革. 2012

[2]中籼籽粒形成期间气温与稻米垩白关系的研究. 王学栋,夏仲炎. 1991

[3]棉花品种主要数量性状与丰产性稳产性早熟性关系研究. 胡积送,产焰坤. 1996

[4]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阚画春,陈敏,李淑英. 2023

[5]普通丝瓜品种的熟性研究. 张其安,方凌,董言香,廖华俊,方庆礼,卢汪友. 2000

[6]水旱两用稻新品系丰产性及耐旱性试验. 张德文,朱启升,杨前进,龚传胜,詹树科. 2004

[7]抗虫杂交棉丰产性、抗虫性鉴定研究. 产焰坤,杨可胜,陈军,江本利,郑曙峰,朱加保,胡积送,刘方志,关文健. 2003

[8]皖棉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吴德祥,路曦结,胡政文,张翼,何团结,程福如,阚画春,郑曙峰. 1998

[9]皖麦44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汪建来,孔令聪,王瑞,甘斌杰,曹承富,赵斌. 2001

[10]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 王士梅,张德文,杨前进,汪婉琳,朱启升. 2007

[11]油桃新品种引进适应性研究. 孙其宝,俞飞飞. 2007

[12]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3]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黄正来,乔玉强,马传喜,司红起,蔡华,夏云祥. 2009

[14]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和稳定性分析. 产焰坤,郑厚今. 1992

[15]一种复方聚维酮碘凝胶有效碘稳定性研究. 江喜春,滑国华,熊家军,王海瑞,张华林,杨利国. 2010

[16]解淀粉芽胞杆菌JDF-6液态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蛋白的分析. 胡飞,胡本进,周子燕,徐丽娜,苏卫华,苏贤岩. 2017

[17]杀菌剂离体生物测定的稳定性探讨. 马严明,王梅,袁雪松,高同春. 2002

[18]杀菌剂药剂稀释方法、保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影响. 张勇,马严明,孙明娜,王梅,高同春. 2002

[19]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探讨. 曹磊,宋玉,汪晓鸣,尤逢惠,王健,程仁功,陈海峰,刘超. 2013

[20]银杏酸豆奶的研制. 程华平,万娅琼,杨普,储耀宇.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