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阮新民 1 ; 陈曦 2 ; 岳伟 2 ; 占新春 1 ; 从夕汉 1 ; 杜弘杨 1 ; 施伏芝 1 ; 罗志祥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
关键词: 江淮区域;两熟制;物候期;产量;气候资源;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355-3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江淮区域气候变化对两熟制粮食作物物候期及周年光温水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以安徽省12个农业气象观察站1992—2013年气象数据、作物生长发育期数据与产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熟制作物物侯期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积温、辐射和降水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13年沿淮淮北冬小麦-大豆种植模式,冬小麦播种期提前趋势显著(P<0.05),平均每10a提前3.03d,成熟期变化不显著,全生育期平均每10a增加3.54d;大豆播种期和开花期则显著推迟(P<0.05),平均每10 a推迟3.06 d和0.86 d,全生育期平均每10 a减少3.65 d。江淮冬小麦-一季稻模式,水稻播种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显著提前(P<0.05),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5.12 d、3.87 d和2.92 d,全生育增加2.2 d;小麦有同样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表现为每10 a缩短0.8 d。沿江江南双季早稻物候期变化不明显,全生育期每10 a缩短0.6 d;晚稻平均每10 a播种期推迟1.14 d,抽穗期与成熟期分别提前0.71d和6.85 d,成熟期提前趋势显著(P<0.01),全生育期每10 a缩短5.17 d。沿淮淮北冬小麦与江淮一季稻以及沿江早稻和晚稻生长季积温呈增加趋势,大豆与江淮冬小麦积温减少。沿淮淮北与江淮冬小麦及沿江早稻和晚稻生长季辐射呈增加趋势,大豆与一季稻则表现为减少。不同种植模式第1季作物冬小麦和早稻的降水均有减少趋势,而第2季作物大豆、一季稻和晚稻则呈增加趋势。冬小麦-一季稻种植模式周年光温水生产效率最高。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积温和辐射与沿淮淮北冬小麦和沿江双季稻的产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光温是提高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江淮一季稻积温过高和降水过多也限制产量提升。气候变化改变了两熟制粮食作物物侯期,进一步影响了光温水气候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效率。通过改良品种、改变播栽时间、提高抗逆性等适应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 相关文献
[1]江淮区域稻麦两熟制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 杜祥备,孔令聪,习敏,吴文革,陈金华,岳伟. 2019
[2]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习敏,杜祥备,吴文革,孔令聪,陈金华,岳伟,许有尊,周永进. 2020
[3]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气象产量的影响. 岳伟,王晓东,陈曦,孔令聪,陈金华,蒋跃林,王珍. 2020
[4]玉米—小麦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王道中,闫晓明,赵彬. 2002
[5]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三字经". 郑曙峰,王维,刘小玲,徐道青,阚画春,陈敏,李淑英,张彩霞. 2022
[6]峰后葡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王春风,周军永,孙其宝,陆丽娟,俞飞飞,刘茂. 2015
[7]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8]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9]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0]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11]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尹必文,吴文革,魏安季,唐淑菊,汪继发,王安文. 2011
[12]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朱昭进,赵莉,何贤芳,王青,汪建来. 2011
[13]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陈烨,郭振华,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周有炎. 2008
[14]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中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段素梅,朱启升,陈周前. 2011
[15]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2000
[16]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17]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8]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根系、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 2016
[19]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吴文革,张强,陈烨,郭振华,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09
[20]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蔡海涛,李玮,陈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作者: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976;高产;优质;选育
-
基于PSO-SVR模型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方法
作者:郁凌华;邢程;荀静;缪新伟;王军;曹文昕;岳伟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气象;小麦赤霉病;病穗率
-
高配合力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选育;配合力
-
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91S;选育
-
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关键词:农业;作物;水稻;稻米品质;温度;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