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岳伟 1 ; 陈金华 1 ; 阮新民 2 ; 陈曦 1 ; 陈砚涛 3 ; 王珍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安徽省石台县气象局
关键词: 安徽;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9 年 27 卷 006 期
页码: 929-9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光温资源变化对双季稻气象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9个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7个双季稻主产市县1961—2006年早稻和晚稻产量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早稻、晚稻、双季稻生长季光热资源和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光热资源变化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7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平均每10 a降幅分别为30.5 MJ·m-2、69.8 MJ·m-2和86.6 MJ·m-2;≥10℃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 a增幅分别为39.1℃·d、24.4℃·d和14.7℃·d.早稻、晚稻、双季稻光能和热量利用效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其中光能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0.040%·(10a)-1、0.103%·(10a)-1和0.083%·(10a)-1,热量利用效率平均每10 a增幅分别为0.141 kg·℃-1·d-1·hm-2、0.39 kg·℃-1·d-1·hm-2和0.315 kg·℃-1·d-1·hm-2;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主要源于其产量的大幅提升.太阳总辐射、≥10℃积温与早稻气象产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正相关;晚稻气象产量与太阳总辐射呈显著(P<0.05)正相关,但与≥10℃积温相关性不显著(P>0.05).太阳总辐射是影响早稻和晚稻气象产量的主要因子,≥10℃积温为次要因子;光热资源变化对早稻气象产量的影响较晚稻更为明显.在太阳总辐射减少、≥10℃积温增加趋势下,可通过选择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并采用薄膜育秧或温室育秧方式,增加早稻生长季积温,适当延长晚稻生育期等途径,提高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稻周年产量的高产稳产.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2]一次性根区穴施尿素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姜超强,王火焰,卢殿君,周健民,王世济,祖朝龙. 2018
[3]适宜在安徽推广种植的田菁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晓红,邹长明,王允青,刘英,肖明松. 2015
[4]安徽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胡国玉,杨勇,王雅楠,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 2024
[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孙志祥,李敏,韩上,卜容燕,王慧,程文龙,李佩,唐杉,武际,朱林. 2020
[6]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孙志祥,韩上,武际,李敏,王慧,程文龙,唐杉,朱林. 2020
[7]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颖颖,卜容燕,唐杉,韩上,王慧,李敏,程文龙,李晓韦,武际,朱林. 2020
[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轮作系统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养分的综合效应. 卜容燕,李敏,韩上,程文龙,王慧,孙志祥,唐杉,武际. 2021
[9]安徽省杂交棉育种进展及产业化. 路曦结,何团结,吴德祥. 2004
[10]水稻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 2006
[11]不同播期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分析(英文).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 2016
[12]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安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张长青. 2011
[13]安徽省耕地变化态势分析及保护对策. 孙红忠,周春香,韩千红. 2001
[14]安徽农业东向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光宇. 2005
[15]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潘泽义. 2004
[16]安徽省稻曲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以池州为例. 岳伟,伍琼,陈曦,姚卫平,邱坤,陈金华,阮新民. 2020
[17]安徽省蚕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章玉萍,陈明,张丽丽. 2021
[18]安徽省耕地数量时序变化分析预测及对策. 孙红忠. 2000
[19]论安徽茶业如何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廖万有. 2003
[20]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丽君,王光宇,姚升,张扬,姜涛,张耀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徽省10-12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冬小麦适宜播期分析
作者:邓骋;赵莉;杨太明;陈金华;包琪;白群升;何贤芳;林勇翔;汪建来
关键词:安徽省;冬小麦;冬前积温;时空变化;适宜播期
-
基于气象因子日效应的稻米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陶杰;阮新民
关键词:稻米品质;气温;辐射;日较差;评价模型
-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
作者:金文俊;陈小飞;陈金华;韦志;雷伟侠;孔令聪;杜祥备
关键词:稻-油复种;资源配置;气候变化;种植方式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作者: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976;高产;优质;选育
-
基于PSO-SVR模型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方法
作者:郁凌华;邢程;荀静;缪新伟;王军;曹文昕;岳伟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气象;小麦赤霉病;病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