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雪原 1 ; 季雅岚 1 ; 吴文革 1 ; 孔令聪 1 ; 叶为发 2 ; 袁立伦 2 ; 柴新荣 3 ; 何毕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2.白湖农场农技中心
3.安徽九成农场农技中心
关键词: 氮肥运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0 年 40 卷 004 期
页码: 1-4,7
摘要: 合理的氮肥运筹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以宁麦1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基追比,探究江淮南部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在江淮中部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为主,同时通过合理氮肥运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其中基、追肥比例以6:4或7:3为宜.建议江淮中南部地区在减少施肥量(N=240~250 kg/hm2)条件下,合理运筹基肥与后期追肥,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途径.
- 相关文献
[1]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曹承富,孔令聪,王瑞,甘斌杰,赵斌. 2001
[2]氮肥基追比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3]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2024
[4]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1
[5]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6]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7]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杨安中,陈周前,张金虎. 2009
[8]氮肥运筹方法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 2008
[9]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晓东,赵斌,顾江涛,王瑞,季昌好. 2014
[10]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姜涛. 2013
[11]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录久,吴萍萍,耿言安,姚文麒,王家嘉. 2016
[12]氮肥运筹对晚稻武运粳7号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效应.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刘春盛,叶北朝,程生龙,胡润. 2007
[13]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蔡海涛,李玮,陈欢. 2014
[14]氮肥运筹对抛秧栽培晚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宋卫兵,桂云波. 2006
[15]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四海,吴文革,李泽福,王元垒,黄义德,赵决建,方文杰. 2008
[16]氮肥运筹模式对双季稻北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张四海,赵决建,吴桂成,李泽福,夏加发. 2007
[17]不同双季晚稻丰产栽培模式下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陈周前,夏家发,王元垒. 2008
[18]双季稻北缘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 吴文革,徐军,袁功平,王世清,程凯青,李泽福,陈周前. 2007
[19]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20]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吴文革,王鸿燕,张健美,何超波,张玉海,蔡海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琪;张乐;季雅岚;周永进;许有尊;李忠;吴红淼;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产量;侧深施肥;氮肥利用效率
-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要点
作者:吴华宇;吴红淼;李忠;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资源高效;产量
-
氮添加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作者:韦傲萍;王小华;任兰天;吴文革
关键词:氮添加;氧化亚氮;荟萃分析;草地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作者:陈小飞;金文俊;雷伟侠;孔令聪;黄志平;杜祥备
关键词: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
作者:金文俊;陈小飞;陈金华;韦志;雷伟侠;孔令聪;杜祥备
关键词:稻-油复种;资源配置;气候变化;种植方式
-
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施菌悬液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刘静文;刘秋蒙;张满;闵宏志;黄星晨;任永淇;吴文革;郝冰;任兰天
关键词:堆肥还田;微生物菌悬液;水稻;产量;品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李杰坤;王路路;赵冬;沈维良;钱振亚;黄志平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