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武际 1 ; 郭熙盛 1 ; 鲁剑巍 2 ; 万水霞 1 ; 王允青 1 ; 许征宇 3 ; 张晓玲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小麦秸秆;腐解特征;生物学特性;养分状况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565-5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许征宇,鲁剑巍. 2011

[2]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2006

[3]安徽典型山地茶园养分状况与土壤特性的研究.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丁勇,胡善国. 2013

[4]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 2008

[5]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吴文革,许有尊,陈刚,徐汝民,张丽娟. 2015

[6]不同还田条件下紫云英腐解特征研究. 王允青,曹卫东,郭熙盛,刘英,赵决建,张智,吴立蒙. 2010

[7]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朱丽君,李布青,施六林,周婷婷,肖文娜,陈志龙,葛昕. 2013

[8]麦秸还田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丽君,李布青,王光宇,周婷婷,肖文娜,张扬. 2015

[9]尿素硝酸铵调节碳氮比促进小麦秸秆堆肥腐熟. 李帆,王静,武际,叶寅,刘泽,朱宏斌. 2019

[10]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11]无王蜂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余林生,徐珊珊. 2003

[12]新型多用途油料作物-紫苏在我省的开发利用问题. 郭高,何文敏,戴延寿,崔应国,张德玉,余家斌,卜建英,计中明. 1990

[13]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养殖模式. 佘磊. 2018

[14]绢丝昆虫柳蚕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汪泰初,冯纪元,鲍先巡,项照清. 2005

[15]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谷春艳,林琳,胡飞,张勇,高同春. 2012

[16]荸荠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文相,张爱芳,徐瑞琳,陈宁,张俊长. 2000

[17]猪细小病毒分子病原学研究进展. 翟银建,沈学怀,潘孝成,赵瑞宏. 2019

[18]马齿苋的栽培及其农业应用. 高晓余,周辉,陈秀晨,张志转,朱永和. 2010

[19]美洲鲥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潘庭双,李海洋,侯冠军. 2006

[20]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