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芝和黑木耳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国庆 1 ; 于得水 1 ; 朱培蕾 1 ; 赵贵云 1 ; 刘才宇 1 ; 赵宏远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木腐类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

关键词: 品种选育;紫芝;黑木耳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219-1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灵芝新品种‘皖紫芝1号’‘皖紫芝2号’和黑木耳新品种‘皖黑木耳2号’均是从皖南地区野生资源经多年系统优选培育而成的优质品种。‘皖紫芝1号’紫红色,‘皖紫芝2号’紫黑色。二者子实体产量高,抗杂菌能力强,均适于皖南栽培。‘皖黑木耳2号’耳片呈圆形或碗形,耳片较厚,菌盖浅褐色,产量高,耐高温能力较强。

  • 相关文献

[1]3种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李瑞雪,汪泰初,王钰婷,夏家凤,王伟,范涛. 2018

[2]富硒栽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万水霞,蒋光月. 2016

[3]黑木耳新品种'皖黑木耳1号(A3)'. 李国庆,王亚会,陈远德,朱培蕾,赵贵云,刘才宇,赵宏远. 2023

[4]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 王辰龙,张子奇,王曼,丁之恩,闫晓明. 2013

[5]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汪强,赵莉,王本超,曹文昕,徐桂珍,陈培,田东丰. 2011

[6]鲜食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刘义明,凌钊,戴旗,韩玉芬,唐家文,杨桂梅,唐新海. 2015

[7]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皖苏361的选育. 夏家平,刘小平,程鹏,韩杨,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 2023

[8]薄荷新品种恒进高油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卫文,范恒进,朱永华,张兆才,刘艳侠,董玲. 2017

[9]提高商品猪瘦肉率杂交组合试验. 吴问平,陈世凯,赵德义,谢尧. 1990

[10]桑树新品种皖叠2号选育初报. 汪泰初,赵秋华. 2003

[11]安徽省小麦生产变化和特点及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 孔令聪,汪建来,姜涛,张耀兰. 2013

[12]粮草双高型饲料大麦新品种皖饲2号的选育. 季昌好,王瑞,陈晓东,赵斌,朱斌. 2017

[13]桑树新品种皖桑2号选育初报. 汪泰初,赵秋华,陈惠南,贾鸿英. 2003

[14]大豆新品种科龙188选育. 沈维旗,田东丰,王维虎,邵志芬,许化武,洪亮,于国宜. 2018

[15]番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杨赞林,甘斌杰. 2001

[16]高产抗倒伏大豆皖豆31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丽亚,周斌,杨勇,张磊. 2016

[17]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8001的选育. 徐家萍,贾鸿英,汪泰初,张乾德. 2000

[18]国审高蛋白高产大豆蒙13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丽亚,周斌,杨勇,叶卫军,张磊. 2019

[19]稻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杨赞林,甘斌杰,汪建来,王瑞,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赵斌. 2001

[20]皖麦31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 王瑞,季昌好,吴根娣,汪建来,张平治.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