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义红 1 ; 阮龙 1 ; 王俊 1 ; 张玮 1 ; 陈洪俭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0 年 14 卷 06 期
页码: 48-50+53
摘要: 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症、侵染循环特点、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抗病性育种现状等。指出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抗性选育抗病品种是彻底解决玉米粗缩病为害的根本途径,并对今后的育种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绵羊MHCⅡ类基因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惠文巧,侯宏艳,汤继顺,班谦,陈胜. 2014
[2]番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杨赞林,甘斌杰. 2001
[3]家蚕夏秋用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的育成. 秦凤,张彦,石凉,童晓琪,黄浩,徐浩,孙健诚,黄德辉. 2022
[4]家蚕夏秋用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的育成. 秦凤,张彦,石凉,童晓琪,黄浩,徐浩,孙健诚,黄德辉. 2022
[5]草莓枯萎病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宁志怨,董玲,廖华俊,李卫文,江芹. 2015
[6]大麦黄矮病抗源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李琦. 1993
[7]植物干旱适应的研究进展. 张云华,张宽朝,阮龙,王荣富. 2005
[8]强优势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朱英国,肖承和,唐绍清,华泽田,郑家奎,王丰,王守海,江玲,何强,张武汉,袁隆平. 2010
[9]蚕蛹蛋白的价值、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章玉萍,张丽丽,陈明,代君君,吴传华,刘健,范涛. 2017
[10]安徽茶树良种选繁及应用研究进展. 汪春园,吴新荣. 2003
[11]鳞翅目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许涛,王钰婷,李瑞雪,王伟. 2015
[12]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郭思依,孙明娜,董旭,褚玥,童舟,王梅,高同春,段劲生. 2021
[13]杂交水稻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张德文. 2017
[14]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张彩丽. 2015
[15]土壤硫肥力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 李录久,戚士胜,孙礼胜,孙义祥,李红松,许圣君. 2003
[16]板栗贮运期间病虫害防治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郭书普,罗守进,夏静. 2002
[17]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进展. 张丹俊,夏松林,曾兆苏,卢斌. 2001
[18]水稻BSL基因研究进展. 王永杰. 2004
[19]酿造酱油呈味物质及其来源分析研究进展. 钟斌,徐雅芫,万娅琼,刘坤,荆丰雪,李梅青,程江华. 2023
[20]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四氟醚唑、戊唑醇和己唑醇的研究进展. 杨莎莎,段劲生,王梅,董旭,孙明娜,操海群,高同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糯玉米及其亲本贮藏过程中淀粉回生特性的研究
作者:邵子晗;张玮;宋玉;洪莹;陶澍;刘超;郄雪娇;龚勋;阮龙;曹磊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贮藏;淀粉回生;水分分布
-
不同揭膜方式对植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作者:崔权仁;牟仕香;陈波;王俊;何彬;杨明宏;王斌;谢强;竟丽丽;雷晓
关键词:烤烟;养分分布;揭膜方式;烟叶质量;泸州烟区
-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明利;张玮;王俊;丁舰舟;阮龙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发病原因;种质资源;防治对策
-
黑糯玉米新品种"珍珠糯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张玮;王俊;阮龙
关键词:黑糯玉米;珍珠糯8号;选育;栽培技术
-
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无机氮变化、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林;武文明;陈欢;陈洪俭;彭晨;王世济;曹承富
关键词:玉米;控失肥;一次性施肥;产量;氮素转运;氮素利用效率
-
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作者:董庆;王芳;王俊;张雪海;李廷春
关键词:化学调控技术;化控剂;玉米;Meta分析;产量效应
-
安徽省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王俊;董召荣;张玮;董庆;阮龙
关键词:青贮玉米;产业现状;发展模式;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