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M型杂交大豆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磊 1 ; 戴瓯和 1 ; 黄志平 1 ; 李杰坤 1 ; 张丽亚 1 ; 胡晨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应用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4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177-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 ,育成W93 1A等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并实现“三系”配套 ;通过回交和测交先后育成 2 9份不育材料 (系 )、45个恢复系及 2 7个强优组合。其中已有 2个组合参加安徽省大豆良种区域试验 ,增产显著 ;在制种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 ;预计“十一五”后期有望用于生产。

  • 相关文献

[1]M型杂交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张磊,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戴瓯和. 2004

[2]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 A及其保持系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陈培,张磊. 2009

[3]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09

[4]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09

[5]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种子和花药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11

[6]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 A及其保持系种子和花药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陈培,张磊,邱丽娟,陆柏. 2011

[7]M型杂交大豆应用技术研究.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2003

[8]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9]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李杰坤,张磊,黄志平,张丽亚,戴瓯和. 2002

[10]循环经济是茶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宏树. 2006

[11]异常点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最优关系的影响.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3

[12]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江建华,刘强明,卢超,张红,刘晓丽,党小景,牛付安,Manamik Caleb BRERIA,赵凯铭. 2012

[13]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2

[14]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种F_1代优势初探. 路曦结,陈海亮. 1990

[15]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蔡健,赵小三. 2002

[16]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的研究. 肖扬书,杨前进,赵成松,范荣喜. 1996

[17]样本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 赵仁渠,赵成松,杨明. 1994

[18]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及产业化实践. 路曦结,何团结,吴德祥,产焰坤. 2002

[19]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占新春,张培江,江祺祥,阮新明. 2002

[20]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李焕朝,杨联松,张德泉,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