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研究学科:烟草科学研究。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一、机构的沿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于1947年建所,2005年所址由凤阳迁至合肥院本部,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三个省级烟草所之一,承担着全省的烟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是安徽中烟公司及浙江、湖南等中烟公司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烟草所已建设成为涵盖烟草和玉米两个学科、专业人才集中、技术储备雄厚、重点布局合理、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省级综合性研究所。 截至2020年7月,全所在职职工71人、退休职工53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5人、助理研究员15人,博士后1人、博士13人,在读在职博士2人,硕士9人。设有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烟草育种研究室、烟草栽培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调制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室、玉米品种评价研究室、玉米栽培研究室、综合实验中心等10个内设机构。全所建成凤阳、合肥岗集、阜南以及海南南繁基地总面积近500亩。 二、科研发展概况 “十三五”以来,我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农业部粮食丰产科技创新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农委科技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安徽省烟草公司重点项目、四川省烟草公司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合计75项。 共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四川省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安徽省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优秀奖2项。国家审(认鉴)定烟草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各1个,省审(认鉴)定玉米新品种13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6个,授权植物新品种权保护8个;申请发明专利29件,授权发明专利18件,授权实用新型2件;在SCI/EI源收录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等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0篇,其中在SCI/EI源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7篇。 由我所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新安20”、“新安15”、“东昌4703”、“庐玉4129”的生产经营权转让给安徽绿雨、安徽东昌、安徽华安等种业公司。烟草学科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服务于安徽中烟、浙江中烟、湖南等中烟等工业企业在安徽、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原料基地单元建设。 三、服务“三农”与乡村振兴工作 玉米学科连续多年在太和、宿州、凤阳、合肥等地安排了玉米高产示范试验、玉米密度试验、耐渍品种筛选试验等,开展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推广我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 “华安513”、“新安20”、“新安5号”、“庐玉9105”等累计20余万亩,并连续多年取得了夏玉米亩产超吨粮,以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等方式为科技人员、农民提供新技术、新品种,累计派出技术培训专家16人次;为省农委提供应急管理技术材料15份,参加省农网专家在线技术讲座5人次,省电台技术讲座19人次。 烟草学科在全国示范推广我所育成的烤烟新品种“安烟2号”1万余亩,推广“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8000亩,在烤烟生产关键环节,我所组织了相关专家科技下乡100余人次,就烤烟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累计举办各种烤烟生产技术讲座50余次,培训生产一线烟农8万多人次,发布烟草病虫信息简报50余期。烟草技术服务团队作为技术依托力量,多年服务于安徽中烟、浙江中烟等工业企业在安徽、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原料基地单元建设。我所科技专家深入四川会理县、会东县、德昌县、盐源县等革命老区,彝族、苗族贫困山区开展技术帮扶,服务烟叶生产面积20万亩,1.5万户烟农,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使烟农亩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为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人才队伍
负责人:李成
组织机构
设有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烟草栽培研究室、烟草育种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室、玉米品种评价研究室、玉米栽培研究室、调制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室、实验中心等10个内设机构
上级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烟草科学研究。
获得成就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5148988,65148985 邮箱 :
邮编:230031 传值:(0551)65148989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
网址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