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北砂姜黑土地区农牧结合方式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根据皖北砂姜黑土地区资源特点和农牧业现状 ,提出适宜该地区农牧结合的方式有 :(1)秸秆养牛 ,过腹还田 ;(2 )秸秆养羊 ,过腹还田 ;(3)利用粮食和加工业副产品养猪 ,粪肥返田 ;(4)利用饲草发展养兔 ;(5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0
摘要:根据淮北砂姜黑土区农业生产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为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调理剂在砂姜黑土上应用效果研究
《土壤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 3种土壤调理剂对砂姜黑土结构性状的影响。HP - 1、变性淀粉、苗乐宝使土壤容重分别下降 0 .1 6 g/cm3 、0 .1 2 g/cm3 、0 .1 1 g/cm3 ,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分别提高 1 3.0 %、1 0 .4% ;8.5 %、38.2 %、40 .8%、2 6 .3% ;>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5 9.5 %、6 4.4%、1 0 4.0 % ;土壤调理剂更有利于水稳性团粒形成 ;有机质能加强土壤调理剂改土效果。HP - 1、变性淀粉、苗乐宝使土壤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水分渗透系数分别比对照提高 1 0 .4%、9.5 %、9.2 %、1 4 .0 %、1 1 .4%、1 0 .3%、35 7%、32 9%、2 90 %。土壤调理剂能降低砂姜黑土水分蒸发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 ,促进苞菜生长和对N、P养分吸收 ,尤其在水分胁迫时作用更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砂姜黑土供磷能力的影响及磷肥后效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和采用不同的施肥水平,对砂姜黑土土壤供磷能力及磷肥的后效做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中,以牛粪、麦秸加氮肥对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最好,长期使用化肥,供磷能力减弱;磷肥的用量与土壤有效磷的增加呈直线相关,砂姜黑土对磷的吸附固定能力很强,平均固定率为74.9%。试验证明,砂姜黑土对磷的吸附固定机制可分2种情况:一是低浓度范围内的吸附固定,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吸附等温式;二是高浓度范围内磷酸业产生沉淀而造成固定,使磷肥的老化速率减半期和衰减速率减半期均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延长。,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趋势是,向钙磷转化最大,其次为闭蓄态磷,其他各组分变化甚微。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施肥 供磷能力 吸附固定率 老化速率减半期 衰减速率减半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