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进口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试验效果的研究
《中国奶牛 》 2006
摘要:利用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质高产荷斯坦奶牛胚胎,在淮北市华润牛业有限公司分别以农户散养的西门塔尔牛和当地牛黄牛的杂交牛(简称西杂牛,以下同)和牛场饲养的西杂牛为受体进行了冷冻胚胎的移植试验。分别对农户散养的106头、公司牛场饲养的137头西杂受体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2%和92%(P<0.05),平均同期发情率达86.8%。通过直肠检查黄体合格率(受体利用率)分别为75.4%和91.2%(P<0.01),平均受体利用率为84.4%。对205头合格受体牛进行了进口冷冻胚胎移植,经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共产下108头犊牛,平均产犊率达52.7%,其中农户散养和牛场饲养的移植产犊率分别为42.5%和59.2%(P<0.05)。
微卫星标记与皖系长毛兔产毛量相关性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基因型为AD和BD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座位Sat4、Sat13和Sol44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毛兔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性
《中国养兔 》 2006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皖系长毛兔的遗传多样性和4个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的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3个微卫星座位(Sat4、Sat13、Sol44)与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
胚胎移植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草食动物 》 2006
摘要:利用本地黄牛胚胎移植的荷斯坦奶牛犊牛,设计奶牛42日龄、50日龄早期断奶方法的两种不同方案(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与常规60日龄断奶方法(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有利于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显著提高犊牛60日龄的体重、日增重及其体高和胸围,同时能显著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其中试验Ⅰ组(即犊牛出生后4天开始采食,第1周每天喂6 kg牛奶和150 g犊牛料,以后每周增加200 g犊牛料、减少1 kg牛奶,第6周龄每天喂料1 200 g,停止喂牛奶)60日龄体重、日增重、体高及胸围分别为91.10 kg、0.91 kg、82.90 cm和93.70 cm,较常规的60日龄断奶犊牛分别提高20.30%、35.80%、10.20%、12.20%(P<0.05),犊牛培育成本397.20元/头,较对照组降低成本35.80%。
皖系长毛兔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6
摘要: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的产毛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座位Sat4、Sat13和Sol44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
波萨安杂交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用Logistic模型、Bertalanffy模型和Gompertz模型分别拟合波萨安杂交羊生长发育规律,其中以Bertalanffy模型拟合的拟合精度最大,其R2为0.99223。根据此模型可建立波萨安杂交羊的生长曲线,为其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皖系粗毛兔血浆酶活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中国养兔 》 2005
摘要:对49只1岁龄皖系粗毛兔进行产毛量和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皖系粗毛兔1岁时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