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剪叶育苗与明水深栽配套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烟草科技 1998

摘要:研究测定表明,在栽后第7天茎生不定根长已达10cm。采用剪叶育苗培育10~15cm茎高的烟苗与明水深栽配套,能显著促进烟株根系和叶片生长发育,提高施肥有效性、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高茎配套深栽能显著减轻烤烟生长前期自然降水不足对烟株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剪叶育苗,深栽,烟株,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昼夜周期变温促进中华鳖生长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研究了昼夜周期变温对中华鳖生长的影响。在实验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分4组饲养中华鳖,并测定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适温范围内的昼夜周期变温,对中华鳖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分析了利用昼夜周期变温促进中华鳖生长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华鳖;昼夜;周期变温;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对油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在江淮丘陵区合肥和淮北平原怀远县两地进行了小麦和油菜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肥效比较试验,初步证实在黄棕壤和砂姜黑土上施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可以作为基肥,尤其在合肥的小麦和油菜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采用城乡生活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接种有益复合菌制成生物有机肥在农田上施用,是变废为宝的一项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微生物有机复合肥;小麦;油菜;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水稻”新熟制中地膜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对“玉米——水稻”新熟制中地膜春玉米栽培试验表明,可选用鲜食型特早熟(或早熟)品种及收籽粒和鲜穗兼用型中早熟品种,以后者产量高。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为穗粒数。对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春玉米品种,提出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玉米─水稻,地膜春玉米,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中氮源类型对结球甘蓝产量及生物学产量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通过肥料中氮源类型即有机和化学氮的配比试验,研究了6种肥料处理对结球甘蓝生物学产量和商品产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肥料处理下干物质积累规律,并开展了结球甘蓝的储存试验。结果表明:当氮源同时来源于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时,结球甘蓝的商品产量、生物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经济系数及耐储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 肥料;氮源配比;结球甘蓝;生物学产量;商品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爆裂玉米品种间杂交种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选择地理远缘、优良的爆裂玉米品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超过优良亲本(综合种)产量10%左右的杂交种。增产的主要贡献是双穗率提高,空秆率下降——每公顷有效穗数的增加。杂交种农艺性状无显著改变,杂交种籽粒的爆裂性状与优良亲本相似。

关键词: 爆裂玉米;杂交种;品种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高产新品种皖麦32号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8

摘要:皖麦3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合作,以扬麦158经离子注入(30KeV80次)引变,连续几年选育而成。1987年8月30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32号。经省科技情报所国际联网查新检索,本品种为世界上第一个问世的离子束小麦新品种。1.产量表现1996—1997年的7个点试,点点增产,平均亩产401.51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6%,居第一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 79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灰色关联原理评价番茄早熟品种综合性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对具有不同优缺点的不同番茄品种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从而评价其综合性状的优劣。本研究对6个番茄品种的早期产量、总产量、抗病性、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5项主要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其评定名次依次是皖粉1号、94-1、霞粉、皖红1号、渝抗2号和西粉3号。

关键词: 番茄;灰色关联;综合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肥城郊农业综合科技示范的实践与认识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根据几年来城郊型农业科技示范的实践,阐述了对发展城郊农业的认识和进行科技示范的体会。

关键词: 城郊型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