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朱启升(精确检索)
76条记录
早籼不育系351A的选育

杂交水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351A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新育成的一个中熟早籼型不育系,具有早熟遗传力强、抗性好和异交结实率高等优点。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稻49号’。

关键词: 早籼不育系,早熟遗传性,抗性,异交性,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杂交早籼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通过1991—1992两年研究表明,在我省双季杂交早稻组合选用上,应以早熟大穗型为主;力争早播,以不迟于“清明”为宜;注意穗肥和叶面喷肥+激素的施用;栽播密度并非越密越好,以13.2×19.8厘米为好。具体来说,选用早熟大穗型组合矮优221,4月初播种,亩插2.5万穴,每穴两粒种子苗,上足基肥(50%),早施追肥(30%),巧施穗肥(20%)或抽穗期叶面喷肥,可望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双季杂交早籼 栽培技术 综合产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早籼威优D133的选育和利用

杂交水稻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威优D133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早籼新组合。恢复系D133为1986年从温恢10-35中系选,经连续4季测交选育而成。该组合全生育期110天左右,与二九丰相近,3年4组试验平均亩产438.0kg,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1992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定名为“皖稻35号”。

关键词: 威优D133 双季杂交早籼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四系法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近年来,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抗性减弱,优势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索选育抗病、高产杂交组合的新方法。试验证明,采用四系法选育杂交组合是可行的。但必须在品种间进行;在选择配制ⅡA的双亲时,应力求生育期相近,亦应考虑该亲本的熟期遗传力的强弱;选择恢复系时,除了考虑其恢复力的强弱外,也应考虑生育期尽可能与母本相近。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四系法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协优78039

杂交水稻 1991

摘要:协优78039(协青早A/78039)系安徽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中、晚兼用型杂交籼稻新组合。恢复系78039为1978年以抗病系1R30—2为母本,早熟、大粒恢复系圭630为父本杂交,1983年初步定型,后经多代测交筛选育成。1990年7月该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安徽省在白叶枯病区接替汕优63的主要组合。 一、历年产量表现:该组合1985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釉新组合预备试验,6个试点平均亩产548.75公斤,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5.8%,达极显著水平11987—1989年连续三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融新组合区试,平均亩产511.87公斤,与汕优63相当。1987一1988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税和杂交晚税两组区试,杂交中轮组1987年16个点平均亩产544.39公斤,居第M位;杂交晚制组16个点平均亩产409.84公斤,比对照汕优2号增产5.18%,达极显著水平。1989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融新组合生产试验,5个点平均亩产496.54公斤,最高亩产526.D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4%。在安徽省怀宁县连续四年作双晚栽培2000余亩,亩产均在500公斤左右。 二、主妇特征特使:该组合在安徽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0—145天,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35·一139天。株高97—99厘米,株型集散适中,茎杆坚韧,耐肥抗倒。主茎叶片17片,叶片内卷挺立,成熟时尚有2片左右绿叶。一般商有效穗为20—22万,每穗总粒数1沁一14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糙米率80.78%,精米率72.18%,整精米率68.08%,长宽比3.05:1。直链淀粉含量21.27%,米胶长34毫米,主要米质指标多达部颁一级制米标准。经安徽农科院植保所和宣城地区农科所两年6组人工接种鉴定,对自叶枯病的抗性为2.5级和2.6级,对照汕优63为4.0级和3.6级;对稻瘟病的抗级为3.0级和4.0级,与汕优63相同。田间种植亦表现同样趋势。 三、勇培技*要点: 1.视茬口力争早播:作双晚栽培,我省应在6月5日前播种,7月25日前移栽,栽插叶龄下限为 9—10叶。 2.稀播育壮秧。亩播量中稻不超过15公斤,双晚不超过10公斤。一叶一心期商用20%多效喷粉剂20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 3.合理巧施肥。该组合耐肥抗倒,每亩应施优质人畜粪30—40担或莱饼50公斤或7.0公斤N的氮肥, 30公斤过磷酸钙, 5公斤氯化钾作基肥,25公斤磷酸氢按作秒四肥。在14叶展开时,中稻亩施7公斤,双晚亩施5公斤尿素作穗肥,中、晚稻均应在始穗期亩用 1克920+ 500克磷酸二氢钾十 500克尿素兑水75公斤喷施,以增实粒,保粒重。 4.提前轻晒田:中稻在苗达18—19万苗,双晚在商达20—21万苗时(指含三叶以上的茎菜苗)即开始烤田,后期采用浅水湿润灌溉。 四、瞩种技术要点:父本78039分装力强,花粉量大,主茎叶片数和播始历期稳定系数高,剑叶短小。主望叶片数和播始历或年际间变化不大,一般为16.6叶和98天。在安徽父母本的播期为:一期父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间隔7天播M期父本,母本6月上旬播种。母本与一期父本时差32天左右,皖南29—30天,皖北34—36天,叶差7.0—7.5叶,固播期不同略有差异。 其余措施同汕优63制种。协优78039@朱启升$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杂优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籼稻地方品种对野败不育系的恢复力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批强优组合已大面积推广,对粮食增产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推广的籼稻组合其恢复系一般都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水稻品种. 本试验试图探讨我省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不育系的恢保能力,以期为我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在杂种优势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5678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