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程福如(精确检索)
75条记录
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技术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1973~1993年棉铃虫发生趋势资料为原始数据,选用太阳黑子和自相关因子为预测因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了阜阳市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模型。通过对1985~1993年拟合检验,历史符合率达88.89%,对1994~1997年试报,准确率达100%,为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棉铃虫,太阳黑子,发生趋势,长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0号

中国棉花 1998

摘要:皖棉10号吴德祥路曦结张翼程福如何团结胡政文胡积送阚画春张兵安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246003皖棉10号是安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86年用泗棉2号为母本,PDsc-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两次单株选择选育而成。1993~1994年参加所品系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苗病净1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

中国棉花 1998

摘要:35%苗病净1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程福如@刘方志@姚大瑞@张军¥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安庆市郊区农业局35%苗病净1号防治棉花苗病试验程福如刘方志姚大瑞张军①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安庆246003安徽植棉区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红腐病等,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的抗性监测及延缓抗性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室内采用B.t连续多代汰选的棉铃虫,对B.t能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抗性倍数为24.13。采用浸叶法测定宿县、蒙城、安庆棉区棉铃虫对B.t的抗性,结果表明:宿县、蒙城淮北棉区,棉铃虫对B.t已产生早期低度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41和2.52。安庆棉区棉铃虫对B.t尚未产生抗性,抗性倍数为1.37。讨论了治理抗性的对策。

关键词: 棉铃虫;苏云金杆菌(B.t);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0号的丰产、稳产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皖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全面综合评价皖棉10号新品种,采用灰色多层次评判.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性状三个方面评判和综合评判,表明皖棉10号超过对照泗棉3号及其它参试品种,关联度为0.8384,最接近于理想品种.

关键词: 皖棉10号 丰产性 稳产性 灰色系统 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0号的丰产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1998

摘要:皖棉10号的丰产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吴德祥路曦结胡政文张翼程福如何团结阚画春郑曙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安庆246003)皖棉10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用泗棉2号为母本,PDsc-1为父本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1995~1996年参加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采用5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密度、施肥量、化控和去早蕾等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建立了棉花产量形成的栽培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经反馈试验证明,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棉花;栽培措施;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叶螨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研究表明,棉花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受棉花叶螨为害后,其株高、果枝数、果节数、伏桃及总成铃数和籽棉产量皆随着为害指数的升高,受影响程度加大;而影响程度又因棉花受害的生育阶段不同而异。苗期和蕾期受害影响程度显著大于花铃期。为害指数X与减产率Y的关系式为:苗期Y=-0.8484+58.0042X,蕾期Y=-2.0102+53.3146X,花期Y=-0.7789+26.8837X,据此确定,在皮棉产量1200~1500kg/hm2的植棉区,棉花叶螨的动态防治指标是:每100株棉花中红叶株的为害指数为:苗期0.84~1.04,蕾期1.23~1.53,花铃期3.28~4.09。

关键词: 棉花叶螨,为害,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三代棉红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材料与方法1.1预报要素的确立根据安徽省望江县棉花病虫测报站资料,棉红铃虫第三代卵量与青铃被害程度极显著相关(r=0.7398,P0.01=0.708)。因此以棉红铃虫第三代卵量为预报对象y,就能正确反映当代棉花的受害程度。从1974~1985年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应用乙缩调节剂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4年连续4a应用乙缩调节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去早蕾和调控的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应用乙烯利1000~1500mg/kg+缩节胺100mg/kg,每公顷375~600kg药液,只喷棉株周围,其控制烂铃率效果达55.03%~77.30%,降低烂铃指数防效15.21%~15.84%,籽棉和皮棉增产效果分别为26.12%~32.79%和26.86%~32.99%,防病增产效果极显著。1994年采用试验结果进行示范:烂铃防效为61.15%,皮棉增产8.18%。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田应用乙缩调节剂是一项减轻棉花烂铃,提高产量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植棉新技术。

关键词: 棉花;烂铃;乙缩调节剂